我国男装行业增长一向稳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男装零售总额首次超过美国,达到2067.8亿元,截至2011年已突破达3900亿元,远远超过品牌女装的市场表现。随着休闲潮流渗透到正装领域,商务休闲装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预计未来五年内,商务休闲装将能实现每年22%的速度增长,在男装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近20%。
国外品牌如Hugo Boss、Burberry、Armani、Dunhill、Ermenegildo Zegna、Cerruti1881、Ralph Lauren等已经在我国男装市场站稳脚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男装市场需求的增加,LVMH、PPR等大型奢侈集团也都开始加大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以期能及时抢占市场份额。
国内男装品牌则呈现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主要集中于沿海省份如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形成了浙派(雅戈尔、报喜鸟)、苏派(红豆、波司登、海澜之家)、闽派(七匹狼、利郎、柒牌、九牧王)和粤派(卡尔丹顿、群豪)男装。他们自成一体、各具特色。其中,江、浙地区男装产业的领先优势明显,福建男装产业在近几年快速崛起,而广东男装产业的优势,尤其是外贸优势在逐渐削弱。
无论如何,上述各区域代表性企业近几年通过品牌运作与渠道的快速拓展,已在我国男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逐步成为国内男装市场上的核心力量。
从国内外男装的竞争态势来看,男装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品牌推广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门店拓展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品牌延伸和精细化终端运营是男装品牌实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提升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国外知名的男装品牌大都是通过上述两条路径实现业绩多年的持续增长,典型代表为Hugo Boss和Ralph Lauren;国内男装企业经历前期快速渠道扩张后,也开始进入依靠精细化品牌运营带动业绩增长的阶段。因此,研究认为,品牌延伸和精细化终端运营能力将成为男装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具备上述优势的男装企业或将脱颖而出,成为未来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