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空调大多数是利用一个温度点来控制,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立即停止送风,而当温度一旦高于预设温度,空调将再次启动。这样造成电的消耗非常大。他的设计将原来对于温度的点控制改成段控制,在满足机房设备正常工作温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开关机频率,空调绝对关机时间延长,提高了电的使用效率,延长了空调的使用寿命。
通信基站(机房)综合节电系统空调节电原理
A、影响空调机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1、室外气温的多变性(-20℃---+40℃)
2、安装装置的局限性(过高或过低)
3、热负荷过大或过小
4、室内温度的不均匀性
由于上述因素的干扰,空调机在实际使用中的运行状况与在实验室标准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大相径庭,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空调机自身的系统控制没有与实际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
相关链接:自动调节系统的分类
(1)定值调节系统---给定值为某一确定数值,如设定25℃
(2)程序调节系统---给定值按指定的规律变化
(3)随动调节系统---给定值事先不确定,随机变化
空调的自动调节系统应用最广泛是定值调节,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感受室温,设计控制精度为±0.5℃,由于热惯性,瞬间偏差为±1度。
B、目前空调机自身设计不利于节能运行主要体现在:
1、无法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热负荷,以及设定温值来自行判别其在使用环境中使被调参数(室温)所能达到的极限温度,这样在高负荷时,空调机是很难将被调参数(室温)降至设定温度,准确说是感温头无法感应设定温度值造成空调压缩机持续运行。
2.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控温精度,在低负荷时造成压缩机频繁启停,增加了开停损失
图示2所示,32℃以下,设定温度在25℃以上。
干扰作用:凡引起被调参数波动的外来因素统称为干扰作用。对空调系统而言,就是室外温度,室内热负荷,房屋结构及其保温性能。
C、现阶段空调机的定值控制方式(双位调节)对空调机能耗的影响:
空调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是通过感温头传递信息来控制的。所以,它一方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直接影响空调能耗的部件。
在传统空调机的应用中,为了保证其调节品质,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空调机的设计控制精度为±0.5度,采用是的定值控制和双位调节,势必造成空调机在使用中的能耗增加和开停损失。
空调机在实际环境中的两种运方式:
a)在高负荷时段,由于室温无法降到给定值造成压缩机连续运行,
原因: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温差过大,室内热负荷过大
耗电量: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空调机的耗电量可平均按1匹运行1小时1度计,下同。
b)低负荷时段,压缩机频繁启停,例如开3分钟停3分钟:原因:空调机设计控温精度正负0.5度,实测实际最短启停频率为开3分钟停3分钟。
耗电量:由于压缩机的启动电流是运行电流的3—5倍,开停损失占单位运行电能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