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1、具有抗渗、抗冻、耐盐、耐碱、耐弱酸腐蚀的性能,并与多种材料的粘结力很强。
2、可在潮湿基材表面施工,不需干燥,可在潮湿环境或水下硬化。
3、操作施工方便,与普通水泥砂浆施工相仿,容易清洗,用水就可以清洗。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3、用于化工、石油、工厂、码头等混凝土或金属构件抗酸碱盐腐蚀的防护与修补。
4、用于公路、桥梁、机场跑道、车间等工程部位的抗磨损防护与修补等。
5、用于耐酸砖粘贴。
环氧修补胶泥执行标准GB50212-2002
ECM环氧修补砂浆技术参数
一、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乳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家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刀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包装储运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kg±0.5kg/桶,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
郑重声明
本资料中所提供的数据是基于我公司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我们所进行的试验不可能完全囊括所有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大量因素。本产品使用超出厂商
控制,本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任何责任,使用时敬请参照本品说明书,相关问题请咨询当地经销商或本公司技术服务部门。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己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有8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快
1978、1979、1981、1983、1989、2009和2012年以外,其余年份GDP均超过10%的增长率,最高年份1993年GDP增幅达到23%。广东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5位,到1989年上升至稳居第1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已公布的数据,2012年广东省GDP总量达到了57,067.92亿元,占全国GDP总数的10.99%。其中第一产业2848.91亿元,第二产业27825.30亿元,第三产业26393.71亿元。根据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1美元兑6.2855元人
广东航拍
广东航拍(20张)
民币计算相当于9079.29亿美元,超过美国的佛罗里达州(7,860亿美元),成为世界各国中GDP总额排名第6位的一级行政区。[53]2012年人均GDP为54095元,折合8606美元。位居中国第8名。2012年GDP含金量排名第三位(次于上海、北京)。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12年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2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但人均生活水准有待提高。西北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明确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定位[52]。
广东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和发展最快的省份,1978-2012年34年,按绝对数比,2012年GDP总量为1978年的307倍;按不变价格推算(以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为基准),GDP年平均增长率14.1%,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位。1978-2012年34个年份,除人民喜好的珍品,岭南的水果、矿物、海产品也不断北上与中原其他物产交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广州很早就成为中国沟通东南亚、非洲、欧洲的重要港口。唐宋市舶贸易的繁荣,广东成为朝廷的财富重地,中央王朝十分重视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广东很早就和中原有经济文化联系,唐代大庾岭通道的开辟,进一步加强了广东和全国的交流。[47]
明中叶以后,广东社会经济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农业方面,沙田的开发和桑基生态农业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作物种植区;手工业方面,佛山的冶铸,佛山石湾的陶瓷,广州一带的丝织业,粤东的制糖等都独步全国,“广货”驰名天下;商业领域,广东商帮周流天下,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48],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48]。明清时期大庾岭商路的繁荣是广东经济发展和商业兴盛的标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又使广东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省份。此时,广东经济发展已领先全国,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虽然晚清的鸦片输入和帝国主义的入侵给广东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广东得风气之先,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地区之一。
沿海还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资源。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己成为中国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的油气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广东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灯楼角又有中国惟一的大陆缘型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