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书屋主人多年潜心收藏,倾情收集近现代名家杰作。此次遴选的三十余件作品更可谓精益求精,出版,可谓有章可寻、有据可依。每幅作品皆神韵俱足,富有文化气息。其中齐白石《富贵平安》、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图》、傅抱石《太华纪游》、钱松喦《林泉幽趣图》、陆俨少《风图》、吴冠中《窑洞山村》等皆为此专场作品,必会给本场拍卖添光溢彩。
lot1073
齐白石(1863-1957) 富贵平安
纸本立轴 1946年作
102×34 cm
展 览:第二届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2009年4月30日-5月3日,广东顺德。
出 版:
1.《齐白石书画集-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品》P145,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2.《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二》P202,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1年。
估价:RMB: 2,800,000-3,500,000
“平安”是白石老人极其独特表达自我情怀的作品。强烈地表达着老人对生活与自然美好的歌颂。以“红花墨叶”来概括最为允当。
画面可见热烈的代表大富贵的牡丹于巅峰时期绽放,艳而不娇,笔墨酣畅,看似逸笔草草,实则以形写神。此外,极具篆书笔意的花瓶轮廓勾勒,尽显浓厚的金石气息。整幅作品喜庆之气强烈,牡丹插于花瓶之中,寓意“富贵平安”。本作原系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品殊为难得。
lot1082
张大千(1899-1983) 仿石涛山水图
纸本立轴 1946年作
108×51 cm
出 版:
1.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87年月历1月。
2.《中国山水画通鉴32·绍往开来》P2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3.《张大千精品集》(下卷)P283,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估价:RMB: 4,000,000-4,500,000
此件《仿石涛山水图》创作于丙戌年(1946),即属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盛期。此幅《仿石涛山水图》,表面上看来为张大千所自称的模仿石涛画法,然而画面的深厚度与写实性则非明清以来的浅绛山水风格所可比拟。画面布局视野开阔,以简取胜,山势平缓连绵,江水纵向贯穿于山峦间,近景的坡石之上绿树葱葱郁郁。全画层次分明,空白布局非但没有破碎画面,反而显得空灵开阔,真可谓以咫尺寸间写万里之势,笔底自有一片天地。
1946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题跋中的“破碎河山”将张大千情寄河山的心情表露无疑,后又再次题跋,可知此作亦为张大千得意之作。题跋中提到的“欧湘馆”是著名女画家李秋君的画阁,张大千曾居住作画于李宅,所以其在沪期间的作品多题跋于“欧湘馆”中。此作早在1987年就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月历出版,后又两度出版,是张大千极为难得的山水佳构。
lot1063
傅抱石(1904-1965) 太华纪游
纸本立轴 1965年作
49×61cm
展 览: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
出 版:
1.《傅抱石名作精选集萃》P258,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2.《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P5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RMB: 1,200,000-1,800,000
此幅《华山纪游》创作于1965年,为傅抱石晚年据当年旅行写生的回忆创作的作品。该作不仅是傅抱石笔墨最为老辣时所绘的华山之景,更为难得的是在画面的右下角出现了游人、房舍等元素,可谓他作之罕见。画中山峰直入云霄,气势逼人,又云雾缭绕,虚幻空灵,近景树木葱郁,房屋、游人井然有序,更能衬托山之险峻。傅抱石根据华山结构肌理,运用独创的抱石皴式的荷叶皴,用笔极为豪纵,上下翻飞,怱轻忽重,纵横挥洒,如乱柴积薪,而嶙峋之山岩,劲健之肌理,却又巨细无遗。其吞吐变幻之神妙,真使人难测其高深!
正因为“对于大自然有异常的感受和激动,近乎苦恋的心情”,傅抱石痴迷于华山的自然美景,也钟情于“西岳雄姿”之创作。直到晚年,他仍心系华山,不断锤炼画面,集中表现华山的磅礴气势,大笔皴染,充分显现出其特有的壮美风光,而华山的雄伟奇秀正契合了傅抱石豪爽率真的才情,更助长了他下笔时的那种尽情挥洒和奔放不羁的意态。在一定程度上说,华山成就了傅抱石,傅抱石也成就了华山!
钱松喦(1899-1985) 林泉幽趣图
纸本镜心
96×180 cm
RMB: 2,800,000-4,000,000
这幅《林泉幽趣图》是钱松嵒83岁所作,无论在立意、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都匠心独具,不落俗套。在此幅画面上,钱松嵒创造的“颤笔”、“高土高原皴”等技法亦明显体现,景物繁茂,繁而不乱,笔力雄健,更不忽视人物,楼梯等细节的处理,令人叹服,从中可看出画家具有深厚的笔墨语言功夫以及出色的驾驭题材的能力。在笔墨上,雄浑古拙,刚柔相济,苍健润泽,线条十分拙扑和厚实,充分显示了钱松嵒的传统功力。更重要的是,作品中包含画家的情感和韵味,充分展示了一个83岁老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才能。
lot1058
黄宾虹(1865-1955) 日听潮音度
纸本立轴
97×44 cm
展 览:“黄宾虹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大学艺术系联合主办,1980年6月6日-29日。
出 版: 《黄宾虹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1980年。
RMB: 1,000,000-1,800,000
此幅《日听潮音度》作于黄宾虹晚年,此时由于目疾原因,黄宾虹无法追求精准的轮廓与细微的笔墨刻画,而是将几十年蓄积的功力与情怀完全释放到相对粗笔的山水之中,而胸中的意象更加澄明,笔墨意境精彩绝伦。画中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画面的朦胧雅致更融入了江南山水的秀丽韵味。烟云雾幛缭绕其间,俨然一派世外桃源之景象。黄宾虹一生坚守文人画特有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的传统,并努力去自然中求索验证古人的笔墨技法。画家将山水景貌聚散、客观存在的“体貌”、“骨法”、“神气”、“内在美”经过自身提炼,与本人的精神感受和内在性情有机结合,呈现出完美而和谐的视觉景象。这件山水佳作确实体现了黄宾虹一生追求的完美,即和谐的视觉形象、笔墨、章法乃至一定的形式美和风格的统一。
lot1057
陆俨少(1909-1993) 风图
纸本立轴 1975年作
69×35 cm
出 版:《山水画刍议》插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RMB: 800,000-1,500,000
《风图》创作于1975年,此时陆俨少从古典中全面突围,完成“七十变法”,重塑自我,风格从早年的缜密娟秀、灵气外露一变而为此期的浑厚华滋、雄健老辣。此作取斜势构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上接浮云,下出图外,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画家使用湿润的笔墨快速皴染山体,向阳处罩染一层淡淡的赭石色,分出阴阳向背。江流云水用笔快速,皴擦点染,一气呵成,混茫交融,相映成趣。这些绝妙的云水创法,形成了“大风起兮云飞扬”、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漫山遍野的红枫树似铁如钢的穿插在崇山峻岭之中,和画面远处的绿树相呼应。婆娑的树叶均向右侧翻动,和飞动的流云交融在一起,成排山倒海之势。近处的红树婀娜多姿,丰富绚烂;远树的刻画更趋符号化、精练化。二者交相晖映,同时也拉深了画面的空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画面的主题思想,好一幅风起云涌、万山红遍的优美画面。此画实现了陆俨少自己对山水画的追求:“气象高华壮健、笔墨变化多方,韵味融液腴美”。
lot1065
徐悲鸿(1895-1953) 松鹤延年
纸本立轴 1945年作
82×32 cm
出 版: 《徐悲鸿画集》,香港逸英堂,1970年。
RMB: 700,000-1,200,000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徐悲鸿是一位通过以西润中的中西融合方式实现中国画改良的开拓者。在他的许多中国画作品中,都反映出他将西方古典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笔墨语言有机融合的素养和能力。此幅创作于1945年的《松鹤延年》也反映出徐悲鸿的这种特色,作品在讲究虬松与仙鹤造型准确的同时,特别注重依形而生、遣笔运墨的文人挥写特点,仙鹤造型处理似乎更不拘泥,脖颈处一笔淡墨扫过,在交代基本结构的同时更显用笔风神倜傥,较之徐悲鸿的许多大画,此作更具有一种从容洒脱的气度。
吴冠中在水墨绘画上的创造,一开始便以一种极为独特的姿态行走于当时的画坛。他从未固囿于水墨界盛行一时的“师造化”的新写实绘画的潮流,而是致力于西方形式与东方意味的有益结合。画家曾多次到山西写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及人文特色掌握透彻,八十年代中后期曾创作了黄土高原系列,本幅即为其一。在此件作品中,吴冠中将“线条”从配角拉至前台,并大胆的加以极尽扩张,从而使其转化为造型的主体。此外,吴冠中对“窑洞”的描绘不乏具象趣味,一个个拱形的门洞点缀于此起彼伏的山峦线上,廖廖几笔颜色,引人遐思。山间窑洞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传达给观者最朴素的生命体验,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