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香影"粉彩瓷板画
粉彩瓷板"罗浮香影",高32厘米,宽22厘米,外镶樟木原框。画之上半部只见一株苍劲的玉兰向上斜出,枝干虬髯,叶片稀疏,几簇淡黄色的玉兰花或含苞、或半开、或盛开,形态各异,极富变化,树上站立着一只喜鹊,它尾巴上翘,翅膀微张,周身羽毛丝丝毕现,刻画入微,眼睛向下张望,似乎全神贯注于刚落下之树叶。下半部左右各绘出或平坦或陡峭的山崖,山石上竹枝摇曳,竹叶点点。整个画面老干新枝,喜鹊欢跃,山石林立,淡雅清新,精致恬静,颇具动感和层次。"花之蓬勃向上精神,鸟之安逸闲暇情状"都跃然画中,生动传神。左上题款工整精到,为"罗浮香影"、"丁丑春月吴万怡绘于浮梁陶职学校",下有"印"字篆体红款一枚。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东江之滨,与西樵山、丹霞山、鼎湖山共为广东"四大名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丁丑"即公元1937年,吴万怡其人难考,应为浮梁陶瓷职业学校的老师。民国时景德镇陶瓷名家姓吴的有吴震、吴康、吴成仁等,不知与吴万怡有无瓜葛?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培养陶瓷艺术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在景德镇陶瓷教育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般多认为"浮梁陶职"款的,为方形竖式双行黑体篆书,存在于1931-1935年间。1934年到1937年九江沦陷之前,陶校一度从波阳迁到九江后又暂迁靖安。而"浮梁县陶校制"款的,为方形竖式三行红体篆书,存在于1935-1944年间。此等方章式款识多见于圆、琢器器底,少见于瓷板画上(见熊寥、熊微《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典》一书)。浮梁陶瓷职业学校的,无论是圆琢器还是瓷板画,精品较多,但传世品却不多。
公司规模:上海宝艺在上海的中心地带设立了二千二百多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公司办公大楼。拥有员工近两百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均为具有丰富的国际艺术品经营拍卖经验的专业人士,公司设有专业的网络运营团队,国内知名的专家,如陈行一先生,成熟的客户服务人员,以及高素质、年轻化的销售经营团队等,以保障公司业务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上海宝艺致力于与国内外的收藏圈和艺术品经营群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资深的专家团队,广阔的关系网络,良好的管理秩序,是上海宝艺稳步、快速发展的保障。
"羲之爱鹅"青花盘
为东法家,羲之喜欢白鹅,有他特殊的癖好,传说与他钻研有关。白鹅性格高洁,昂首姿势,脖子细长,富有弹性,摆动之时自然形成一幅曼妙舞姿。模仿它的形态,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既像飞龙又像卧虎。他曾以闻名于世的《》换回山阴道士一群白鹅。笔者藏有一件嘉庆时期民窑生产的"羲之爱鹅"纹青花瓷盘,高4.3厘米,口径24.1厘米,足径17.2厘米,圈足底,露胎,旋纹明显。胎质洁白细腻,造型端庄。青花纹饰画面是家庭庭院内,木栏围绕,大树枝叶繁茂,在一派恬静悠适的景观下,绘有一老一少两个人物。长者童颜鹤发、长髯飘胸,手执蒲扇,显得庄重儒雅,双目凝视白鹅;侍童身着短衣裤,头髻两分,一脸稚气,双手捧着白鹅供长者欣赏。主题突出。把"羲之爱鹅"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画面笔法质朴,粗犷豪放,简约明快,浑厚自然,这是民窑青花瓷绘的天成之趣。
服务项目:上海宝艺基础服务包括:艺术品策划包装、艺术品专业摄影、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鉴融投资、艺术品委托拍卖、艺术品展览展销、行业期刊杂志推广,以及高端客户资源共享和海外专场拍卖等。
"八仙"的神韵
讲究完美无缺,凡有瑕疵和修补的统称为"长毛",多为藏家漠然置之,甚至不屑一顾。但如立足、和审美的角度来看待那些"长毛"的瓷器,往往就会发现这些"长毛"的东西里,包含着藏品"忠于"历史的基本要素,即:真、善、美。因此,瓷都博物馆也不排除瓷片。这组瓷片是清代中期的青花瓷嵌字吉语匾(福、禄、寿)上的一部分。虽然已残缺不全,但从其楷书的点、横、竖、撇、捺等拆散的笔画可看出七个"仙人"。瓷片中除两片均为不同表现的何仙姑外,其余分别为吕洞宾、铁拐李、蓝采和、钟离权、张果老等六仙。虽然还缺韩湘子、曹国舅二仙,但这六仙飘飘逸仙的神韵还是吸引了我。八仙中名气与道行最大的"吕洞宾"头戴道士帽、身背斩妖剑、美须和悦的脸上溢出一股道儒仙家的气息;与常见"八仙"画像不同的是"铁拐李"并非是瘸腿乞丐装束的那一种,而是脚蹬祥云、慈眉善目的老寿星头,但拐杖和酒葫芦正是铁拐李的"专利"道具;顾盼传情的"蓝采和"双手执笛、衣衫飘逸,神采奕奕地站立在瑞云之上,给人以仙童凌空之联想;那位被玉帝封为"太极左宫真人"的钟离权却是捋须张臂,一副"双丫髻常吃的醉颜酡"的道仙模样;"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女性的化身。两块瓷片分别是执莲驾云的仙姑,和给王母祝寿献桃的仙姑。仙姑一改常见的泼辣村姑农妇形象,她体态窈窕,神情娴静,体现了秀婉清雅的古代仕女之美;"张果老"身着长袍、肩露鱼鼓,侧身弓背地半露出一张和蔼可亲的脸庞,给人以慈祥的长者风范。
征集范围:瓷器: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国名瓷、现代毛瓷及大师精品瓷器。玉器: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如翡翠、祁连玉、台湾玉、昆仑玉、鲍文玉、碧玉、独山玉、血滴石、绿松石、玛瑙、青金石、孔雀石、宝石、猫眼石等。)字画:历代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杂项:古籍善本、金银铜器、竹木牙雕、名酒名表、奇石雕件、文房用品、邮品、钱币、田黄、鸡血石、蜜蜡、紫檀、黄花梨等。
立体营销:上海宝艺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打造全球化的艺术品展示及交流平台,在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展览展销活动,开创艺术品交易的新模式。同时与定位全球的艺术品交易电商平台合作,缔造全天候自助交易体系,使艺术品流通渠道更全面。
"泥鳅背"特征的清雍正黄釉莲瓣纹盘
封建时代曾以全黄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宫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黄之色。明代黄釉产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到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种黄釉以铅为溶剂,以铁为着色剂,在低温下烧成。由于黄色娇嫩欲滴,亦称"娇黄"。浙江省博物馆编《徐龙珍藏历代名瓷》收录一件"明宣德黄釉盘",极为珍贵。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使用从西洋引进的锑黄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柠檬黄釉始创于清代雍正年间,由于这种黄釉的颜色比传统浇黄釉更为浅淡幽雅,故又称为"淡黄釉"。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清代文献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雍正黄釉器虽不像弘治时期施釉肥润,色泽明快却胜弘治一筹。此盘内外施黄釉,施釉细腻而均匀。釉色为柠檬黄色,清朗明快,是典型的"中央正色",是传世所见雍正朝柠檬黄釉盘中质量最好的。雍正时期的御窑瓷器达到了最精巧、最细致的境地。此盘花口,折腰,浅圈足。内外壁由口沿到足底边呈18片仰莲形,盘心亦呈18片莲瓣形,正中浅浮雕16孔莲蓬,纹饰精巧细致,别有新意。盘内外壁刻绘的线条,婉转流畅,极富动感。器型比例协调,尽显"曲线之美"。整器宛如池中盛开的一朵莲花。微风过处,仿佛送来缕缕清香。此盘盘形规整,径29.3cm,胎质洁白、细腻,修削精细。底足处理略带圆型,具备典型的"泥鳅背"特征,同时底足的内、外墙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清代雍正年间,六字双行双圈款时间出现略晚。雍正官窑楷款的笔画有两种:一种横细竖粗如宋体;一种横竖粗细一致,此盘当属后一种风格。细察此款,笔画横平竖直,"清"字两右斜点后上提;"雍"字首点为短竖且向左倾斜;"衣"字略去一点;"制"字提笔和短撇相连。款识青花发色纯正,结构平稳,字体书写爽利,笔力雄健。综合分析,此盘款识当属成熟的雍正御窑款识写法。
高端市场:香港不但是通向世界的重要港口,也因其丰富的民间收藏,吸引着世界各大拍卖行及投资机构的入驻,成为了中国古玩艺术品最重要的集散地。上海宝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顺应市场动态,与香港一流拍卖公司合作,凭借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联合北京,香港等地众多大型优质拍卖机构,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等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和各类主题鉴赏活动。
高效宣传:上海宝艺注重与媒体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也内各大媒介平台作为宣传喉舌,力求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网络平台包括雅昌艺术网、中国古玩网、凤凰网、精拍网、艺术品拍卖网等。电视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上海电视台新闻坊等。
客户资源:上海宝艺致力于建立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全球华人及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度互动,聚全球华商之财力,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买家遍及全国各地及各大行业,包括山西、江浙、温州等地商会,各地企业家联合会、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活跃在当代艺术市场的投资家、银行家、文化名人等。
第四组纹饰为变形莲瓣纹中绘就杂宝,为元代典型的八大码画法,笔法圆润,清丽古艳,不再赘述。
毫无疑问,可以看出,这件取材于《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但是,制作者又进行了艺术加工。就是作为《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本身,亦有许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作者进行了大胆创作。这种现象早已经被学者重视:元代剧作者根据现实需要,对事实加以修改,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元代生活气息(参见《艺术百家》2000年第4期,李轼华《"随意上下,任笔挥洒"的元代历史剧》)。
目前公认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大约十余件。它们为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农科所出土一件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湖南省博物馆藏蒙恬将军玉壶春梅瓶、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1994年香港苏富比拍品三顾茅庐青花盖罐、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西厢记青花梅瓶、1985年日本大阪《元代展》图册所录的周亚夫军屯细柳营青花盖罐等等。这些器物反映的人物故事都能在元杂剧和平话中找到影子。
这些所绘的人物故事在明清以后不再多见,明清时期所绘人物大多为市井俗子、婴戏、吉祥人物、田园逸士、英杰明儒、神怪六类(参见周能《〈中国民间青花瓷〉人物图形研究》,《湖南考古辑刊》1999年)。也就是说,元代上的人物故事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童光侠《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画的情感寄托》,《》1999年第4期;汤苏婴《人物题材图案的元青花及相关问题研究》,《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于炳文《元代青花中的人物故事》,《收藏家》,2002年第10期)。
企业文化:
上海宝艺经营团队稳定、严谨、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公司凝聚力强,核心成员稳定、勤奋,管理层务实、创新,公司在社会各界已经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在科学鉴定、风险防范和流程化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行业口碑。公司与政府、媒体、银行等机构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信息获取和发布上及时高效,在艺术品鉴融回购项目上有雄厚的实力和保障。艺术品拍卖行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宝艺以此为契机,在推动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互惠互利,促进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等方面都树立了坚定的信念,这也成为了每一位员工为客户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宝艺的使命: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宝艺的宗旨:信誉第一,客户至上,竭诚服务。
宝艺的服务理念:让收藏实现价值,为客户创造财富。
宝艺的价值观念: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宝艺的人才观念:专业、敬业、勤业、爱业,方可安居乐业。
宝艺的愿景:践行服务理念,树立品牌形象,惠及千家万户。 公司展望:上海宝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全体同仁以精心组织、审慎操作的严谨态度,和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的敬业精神,为广大收藏家和收藏机构提供了高质量的藏品,和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交流平台。香港宝鼎将努力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开拓艺术品流通市场和投资领域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胜鼎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饱满的信心,诚实守信、精益求精,为客户奉上更丰盛的艺术盛宴。
"珠山八友"瓷绘艺术的鉴藏 何许人 彩绘雪景图邓碧珊(1874-1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曾为清朝秀才,他的瓷绘艺术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创"九宫格"瓷绘肖像技法,也是瓷绘肖像画艺术的创始人。九宫是中国古代算法之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格也经常被运用于书法和绘画的表现中。在他传世的作品中,较多的是肖像画、鱼藻画或建筑画作品。如《冯母肖像》、1929年创作的《翻身一跃动春雷》等以鱼为题材的作品和早年的《福建金山塔》等建筑类题材作品,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他能将中国的传统水墨技巧与东洋绘画技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八友"中,他笔下的鱼是最鲜活而有赋予生命力的。显然,这得益于他年轻时期在鄱阳湖边的生活情趣。"游而不散"既是对他绘画风格的描述,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与邓碧珊不同的是,汪野亭(1884-1942)善绘浅绛山水,而且作画的速度极快,人称"汪快手"。汪野亭,名平,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他的瓷绘艺术先从花鸟入手,再由山水出之。早年的墨彩山水受到好评,风格精细,喜用线皴法表现。中年风格老辣洗练,晚年豪放,大胆泼彩。他的贡献是将浅绛彩瓷绘技术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浅绛彩是中国画术语--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汪野亭将浅绛彩加以粉乳化,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从他的作品《山光水色》、《春江晓渡》、《山如碧玉》等中可以看到他的山水讲究构图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追求上开粉彩青绿山水之先河。
专家老师:黄秀纯,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协会理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央视《鉴宝》专家团成员、《鉴宝》杂志学术顾问,北京津海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上海东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陶瓷鉴定专家,上海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鉴宝专家。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一级文物的拣选和鉴定工作。发表论文与鉴赏文章数百篇,文物专着一部,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