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美电池有限公司,蓄电池品牌,充电电池品牌,始建于1992年,台商独资企业,世界优质电池制造商之一,密闭铅酸蓄电池行业领先品牌之一。
美美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12日,是台商独资企业。公司地处中国广东汕头市附近,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主要的产品是生产各种类型密闭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美美电池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先进的密闭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以及投入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并且经过20几年的努力,已拥有自己雄厚的技术力量,不 断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使性能品质处于世界电池行业之先列。

中企建业电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房电源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机房工程、精密空调和电源保护系统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安装和服务。
中企建业专注于机房电源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非常优质的行业资源,作为施耐德(APC/MGE)、艾默生(Emerson)、伊顿(POWERWARE/SANTAK)、研华(ADVANTECH)、德国埃克塞德(EXIDE)、松下(Panasonic)、汤浅(YUASA)、圣阳,大力神(LIBERTY)、荷贝克(HOPPEKE)等国际著名公司的合作伙伴,公司拥有将近千平米的超大仓库,对于常用产品,我公司长期现货。对于非常用产品,我公司也承诺一月内交货。且公司目前正在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健全的产品服务。
中企建业电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CE Jianye power system (Beijing) Co., Ltd
联系人:张 立
电 话:15311731988
Q Q: 178918428
以下为行业信息,请略过,如有产品问题,请致电与我,公司为扩大销量,扩展渠道,推出优惠价格,真诚欢迎业界伙伴与我们合作。
行业信息
能源进入搭桥过河的新阶段 余德进/文
在拾遗补缺的罅隙中开出阔土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直接催化剂,是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
1950年,当时国际原油价格是5美元/桶,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油价涨到9美元/桶,1978年伊朗政变,次年油价从13美元猛涨至34美元/桶。石油价格云霄飞车般的猛涨,引起了中国对替代能源的重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包括核能等非石化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的一个选项,开始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当时国家发展新能源,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新能源是以补充者的身姿出现在能源舞台上的,它一开始的角色,像是一个泥瓦匠,修修补补,小打小闹。
然而新能源却硬是从这拾遗补缺的罅隙中,开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产业阔土。以光伏产业为例,80年代,国内最大的云南半导体器件厂,一年的光伏电池产量只有0.5兆瓦。2007年,世界共生产出4000MW太阳能电池,其中我国生产了1088WM,占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7.2%,而在2002年,这一比率仅为1%。到目前为止,我国光伏发电上市公司达到23家,其中海外上市11家,国内上市13家。
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一片洞天
短短30年,从修修补补的小企业到海外上市,新老企业前后交替,我国新能源发展由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新阶段。
今天活跃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当年大多是摸着石头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赵玉文、施鹏飞、王孟杰、王传昆等专家包括长期主管新能源工作的胡成春,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行从事的新能源。
乱点鸳鸯谱,却点出一片别有洞天来。如今,许多涉足新能源的公司,已经与高校联合招生,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新能源人才。华北电力大学,更是专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从中可以折射出新能源的产业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纵观新能源研究机构的变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产业化程度高新能源行业,如太阳能、风能等,因为有市场与资金的强有力支撑,大批的人才就会聚集到这一领域,研发实力也就雄厚。反之,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与资金的支持,研发实力也相对较低,人才储备也较少。
新能源的管理体制同样走过了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最早的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电力工业部、农业部等部门都有新能源管理处室,然而大多数的名字叫“能源处”,只作为常规能源下的一个辅助分支,级别不高。到2008年国家能源局成立,下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我国从此第一次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新能源管理的司局级单位。
新能源发展在法律政策保障层面,保障系数也不断提高。早在“八五”期间,国家科委、经贸委、计委就曾联合下发过《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大纲》的指导性文件。当时在一些各地政府的扶贫、农村能源的政策法规中,也零星涉及新能源发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继出台,我国新能源发展在法律层面得到了更高层面的保障。
两只手决定新能源的兴衰
纵观这30年新能源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有两支手始终搭在新能源产业的肩膀之上:政策与市场。这两只手是决定新能源产业兴盛甚至是存亡与否的关键——扶之则昌,压之则败。
新能源作为替代能源,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弱小后来者的姿态出现的。技术、资金、人才、政策、市场等各方面的劣势决定了新能源在石化能源面前永远是脆弱的小弟,它带着与生俱来的致命伤:技术不完全成熟,能源价格高,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因此,在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之下,政策无疑是两只手中那只更加粗壮有力的右手。
历史经验证明,没有政策,只有市场,新能源一样可以快速发展。例如,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可以从1978年3万平方米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1亿零800万平方米,占全世界的81.3%。太阳能电池产量更是可以从2002年1%的世界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27.2%。这种如法拉利跑车般的加速度,其主要引擎均得益于强大的市场需求。二者的不同是,前者的需求大部分来自国内,后者则大部分来自于国外。
然而,没有政策只有市场的发展,是缺乏长期保障的,特别是当新能源价格偏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时候。没有市场启动市场,市场饱刺激市场,市场波动维护市场,这些都仰仗于政策之手的提携。
以风能为例。2001年以后,国家通过特许权招标的方式逐步启动国内风力发电市场,这一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当年装机突破340万千瓦,2008年估计新增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均将提前实现。
再以太阳能为例,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98%以上出口欧美,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该行业国内市场被激活,将大大缓冲海外市场难以预测控制的风险。中国光伏企业翘首以盼的上网电价法,决定的将是数以百计上下游企业的命运。
进入搭桥过河的新阶段
新能源30年,成就瞩目。然问题依旧重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资源评估不足。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评价与实际可利用的资源数据还有一定的距离,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评价大都是估算数据;第二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不掌握核心自主产权,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第三是市场保障乏力。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重大科技项目和示范等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规划、政策制定和项目决策缺乏公开透明性,缺乏市场监管机制和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便是人才的缺乏。
新能源30年,我国基本在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逐步摸出了自己的方向。虽然离最后的终点还尚有距离,未来的道路也绝不会是一番坦途,但它已经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被动发展阶段。一大批诞生起来的新能源企业、研究结构、行业协会,正聚集在一起,开政策的路,搭市场的桥。一个主动发展的新时期,已然到来。
(编辑全球电池网)
行业信息
铂镍正八面体让燃料电池省铂90% 据报道,高效耐用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最近,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铂镍纳米粒子,用其作催化剂,可将燃料电池中铂的用量减少90%。研究还发现,新纳米粒子的功能由其几何形状和原子结构决定。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材料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氢动力燃料电池除产生电能外,唯一的副产品是水,因此被看作传统内燃机的环保替代品。但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化学转化过程在此发生)需要用到大量“身价不菲”的铂。如果没有铂作为催化剂,很难获得必需的转化效率,因此,铂正成为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拦路虎”。
科学家们解释道,氢燃料电池的催化过程只发生在铂表面,而铂纳米粒子可增加铂表面积,既节省材料又能提高电极效率,1公斤纳米粒子的表面积相当于几个足球场。另外,让铂和镍或铜等廉价金属相混合,还可以节省更多铂。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和柏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高效的铂镍催化剂粒子,用于将氢气和氧气转变成水,其中铂仅为以前用量的1/10。
新催化剂不由以前广泛使用的圆形纳米粒子,而由铂—镍合金的正八面体纳米粒子组成,正八面体表面的铂镍原子拥有独特的排列方式,能显着提高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速度。
研究人员还使用德国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学与电子谱学中心(ER-C)的超高清电子显微镜,对新纳米粒子的原子结构进行了观察。ER-C的马克·海根博士解释道:“我们发现,镍和铂原子并非均匀地分布在纳米正八面体表面,这可以增加其反应活性,不过会减少其寿命。”
柏林工业大学的皮特·斯特拉瑟教授表示:“新研究告诉我们,为获得最优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粒子合适的几何形状与其组成及大小一样重要,我们可借用这一发现来改进用来储能的功能性材料尤其是催化剂的性能。”
BB电池12V26AH
www.panasonic-batteri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