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难磨材料的特点 1.磨削力大 2.磨削温度高 3.加工硬化倾向大 4.磨具磨损大 5.磨削效率低 二、 难磨材料的类型 1.脆性、韧性和延展性大的材料 这类材料,例如陶瓷、光学玻璃、宝石、玛瑙等材料脆性很大,本身具有较高的硬度;奥氏体不锈钢、某些模具钢的韧性和强度都很高;铜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其延展性很大。 2.高硬度材料 硬度很高或在硬度不高的基体中弥撒存在有大量硬质点的材料,如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高钒高速钢等均属此类。 3.化学活性大的材料 磨削这类材料时,在磨削热的作用下,由于材料本身某些化学元素的活性较大,材料表层氧化形成氧化膜,其硬度和磨料接近,给磨削加工带来困难;有的磨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磨粒表面的化学组成,造成磨粒的化学磨损。钛合金就属于这类材料。 4.高温强度高的材料 这类材料尽管在常温下硬度不很高,但在磨削高温下仍然能保持相当高的强度,易使磨粒产生塑性破坏,造成大量破碎,砂轮磨损严重且砂轮耐用度非常低。镍基或钴基耐热合金,铁—镍基耐热合金等均属这类材料。 三、 难磨材料平面磨削的砂轮选择 1.不锈钢材料的磨削 不锈钢种类很多,按其成分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类。按其内部组织可分为以下5类: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牌号有1Cr13、2Cr13、8Cr13、1Cr17Ni2等) 铁素体不锈钢(常用牌号有0Cr13、1Cr14S、1Cr17、1Cr17Ti等) 奥氏体不锈钢(常用牌号有1Cr18Ni9Ti、0Cr18Ni9、1Cr18Ni9等)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常用牌号有1Cr18Ni11Si4AlTi、0Cr21Ni5Ti等)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常用牌号有0Cr17NiCu4Nb、0Cu17Ni7Al、0Cr15Ni7Mo2Al等) 1)磨削特点 a. 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 b.加工硬化趋势严重 c. 磨屑粘附砂轮 d.磨屑难于切离,磨粒容易磨钝 e. 加工表面容易划伤 f. 工件容易变形 2)砂轮的选择 a.磨料:一般采用白刚玉(WA)较为合适。用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粒度120,浓度100%,树脂结合剂)磨削效果最好,工件不易发生烧伤现象,但价格较贵,修整较困难;在磨削耐酸不锈钢时,采用单晶刚玉(SA)效果良好;在磨削Cr17Ni7Al沉淀硬化不锈钢时,采用微晶刚玉(MA)砂轮较好。 b.粒度:由于不锈钢材料的韧性大,磨屑容易粘附堵塞,所以不宜采用细粒度的砂轮。粗磨宜采用F36、F46粒度,而精磨可采用F60粒度。为了同时适用于粗、精磨,应采用F46、F60粒度。 c.结合剂:可采用陶瓷结合剂,它的防水、耐热和抗腐蚀性能都很高,能很好地保持切削性能,并具有多孔性,能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d.硬度:宜选用硬度较低的砂轮,它具有较好的自锐性能。但是砂轮硬度太低时,磨粒粘结不牢,在没有磨钝以前就脱落,这样使砂轮的使用寿命大大地缩短,因此以采用J3~N2较为合适,其中以K1、K2的使用最为普遍。 e.组织:在磨削不锈钢材料时,因容易堵塞砂轮,所以一般选用F5~F8砂轮组织较为合适。在生产中应用大气孔砂轮较好。 f.磨削液:以采用冷却性能和洗涤性能良好的乳化液或1号切削液较为合适。 2.高温合金钢材料的磨削 高温合金有称耐热合金。按基体元素又可分为: 铁基高温合金(常用牌号有GH34、GH36、GH132等) 铁镍基高温合金(常用牌号有GH130、GH135、GH140、K11、K14等) 镍基高温合金(常用牌号有GH30、GH33、GH37、GH49、K1、K6等) 钴基高温合金(常用牌号有K10等) 1)磨削特点 a. 塑性变形大 b.切削力大 c. 加工硬化现象严重 d.磨削温度高 e. 磨具寿命短 2)砂轮的选择 a.磨料:宜采用刚玉类磨料制成的砂轮,一般粗磨时,可采用白刚玉砂轮,精磨时可采用单晶刚玉砂轮,磨削表面粗糙度为Ra1~0.63μm。用立方氮化硼(CBN)磨削高温合金可获得理想的效果,磨削表面粗糙度在Ra0.63~0.5μm之间。 b.粒度:粗、精磨一般选用F46 c.结合剂:选用陶瓷结合剂 d.硬度:一般选用G~K e.组织:一般选用F6~F8 3)缓进给磨削高温合金叶片根部枞树形面,所用砂轮为粗粒度、高孔隙、陶瓷结合剂的氧化铝砂轮。粗粒度及软砂轮可保证砂轮自锐,避免烧伤;高孔隙可保证在高压冷却液喷射作用下,使切屑不易堵塞。 3.钛合金的磨削 钛合金分为α钛合金(牌号有TA1~TA8)、β钛合金(牌号有TB1、TB2)、α+β钛合金(牌号有TC1~TC10)。 1)磨削特点 a. 化学活性大,造成磨粒表面严重的扩散磨损 b.导热系数小,工件表面易出现烧伤、裂纹、变形等现象 c. 强性模量小,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 由于钛合金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在航天、航空、石油和造船等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钛合金是一种可磨性极差的材料,用普通磨料磨具加工时,磨削比均十分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磨削效果。 2)砂轮的选择 a.磨料:比较适合的磨料是绿碳化硅(GC)和铈化硅(CC),用这两种磨料制成的砂轮,磨削钛合金时粘结少,砂轮也不易堵塞。用绿碳化硅与其它刚玉配制的混合磨料砂轮磨削钛合金效果更好。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削钛合金效率高,但价格较高。 b.粒度:粗磨宜采用F46、F36,精磨宜采用F46、F60。 d.硬度:砂轮硬度对磨削效果影响很大,通常取为K。 e. 结合剂:采用陶瓷(V)。这种结合剂化学稳定性好,对保持磨具形状有利。 f. 组织:可采用中等偏疏松的砂轮,组织号为6~8。 g. 磨削液:使用亚硝酸钾溶液,亚硝酸钾和苯甲酸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和苯甲酸钠溶液,亚硝酸胺溶液或高氯化油等。 4.热喷涂(焊)合金材料的磨削 热喷涂(焊)合金材料主要有: 镍基合金热喷涂(焊)材料(主要牌号有粉101~105、NiWC25、WF201~205等) 钴基合金喷涂(焊)材料(主要牌号有粉202~204、Co42、Co50WF101等) 铁基合金喷涂材料(主要牌号有粉301~305、Fe30~Fe55、WF311~317等) 1)磨削特点 a. 砂轮耐用度低 b.容易产生振动 c. 磨削温度高 2)砂轮的选择 a. 磨料:采用绿碳化硅、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 b. 粒度:根据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一般采用F46、F60、F80粒度均可达到粗糙度Ra=2μm,若粗糙度要求更高,则可选择更大号数的粒度。 c. 硬度:应选软等级的G、H为宜。 d. 组织:一般选用中等组织号,磨削接触面较大砂轮易堵塞时,可采用疏松组织的砂轮。 e. 结合剂:选用陶瓷结合剂。 5.新高速钢的磨削 新高速钢是指在普通高速钢(W18Cr4V)的基础上改变其成分组成,并加入适量其它合金元素(V、Si、Nb、Al、Co、Mo等),以改善材料的强度、韧性、热硬性以及其它物理机械性能的钢种,广泛用作刀具材料。我国目前推荐使用牌号有W6Mo5Cr4V2Al、W6Mo5Cr4V5SiNbAl、W18Cr4V4SiNbAl、W12Mo3Cr4V3Co5Si等。 1)磨削特点 a. 难熔的高硬度质点大大增加,材料更难加工 b.磨削力增大,磨削温度高 c. 材料导热系数降低 d.工件表面易烧伤 e. 砂轮耐用度低 2)砂轮的选择 a. 磨料:硬度必须高于被磨削高速钢中占比例较大的碳化物的硬度;在磨削高温和剧烈挤压的过程中,磨料应具有较大的强度和韧性。根据不同牌号可选单晶刚玉、镨汝刚玉、和立方氮化硼,也可采用单晶刚玉和其它磨料的混合磨料。 b.粒度:一般粗磨刀具平面时,选用F46~F90;刃磨刀具前后刀面时选有F80~F180。 c. 硬度:一般粗磨刀具平面时,选用J~K;刃磨刀具前后刀面时选有H~J。 d.结合剂:普通磨料选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采用树脂结合剂。 e. 磨削液:一般选用亚硝酸钠、硼酸水溶液或苏打水溶液;采用立方氮化硼砂轮时,最好选用矿物油或加极压添加物的油—水—乳化油等。 6.钢结硬质合金的磨削 1)磨削特点 钢结硬质合金,是以工具钢或合金钢为粘结相,以金属碳化物作硬质相,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材料(牌号有GW50等),具有相当高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用普通磨料难以加工。 2)砂轮的选择 退火状态的钢结硬质合金可磨性与低碳钢相近,一般可采用刚玉砂轮进行磨削。 淬火状态的钢结硬质合金,采用镀镍人造金刚石树脂结合剂砂轮进行加工,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粒度应根据加工效率和粗糙度要求来选择,一般多用F120~F150,浓度可采用75%~100%,磨削液:采用硼酸、三乙醇胺水溶液(硼酸0.2%~0.7%,三乙醇胺0.2%~0.5%,水100%) 7.球墨铸铁的磨削 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主要牌号有QT400-18、QT500-7、QT600-3等。 1)磨削特点 a. 磨削效率低 b.磨粒容易钝化 c. 砂轮耐用度低 2)砂轮的选择 a. 磨料:选择以棕刚玉为主的混合磨料,其中棕刚玉和绿化硅以90∶10比例混合效果最佳。 b. 粒度:两种磨料的粒度,分别选用A70和GC100为好,此时砂轮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和较好的磨削性能。 c. 硬度:宜选用L,硬度过低,磨粒易从砂轮表面脱落,硬度过高,对砂轮的磨削性能不利。 d. 组织:采用一般组织或微气孔。 e. 砂轮速度:采用50m/s的高速磨削,生产效率约高一倍,砂轮耐用度亦有提高。 f. 磨削液:采用1%~2%浓度的极压乳化液效果较好。 8.铜、铝合金的磨削 这两种材料均属于延展性大的材料,硬度低塑性高。常用牌号有H62、H68、ZL13等。 1)磨削特点 a. 磨削容易堵塞砂轮 b.工件表面容易划伤,粗糙度低 c. 工件容易变形 d.磨削效率低 2)砂轮的选择 为了克服铜铝合金磨削时容易出现的多种弊病,应选择具有热传导性能好脆性大的磨料;粒度较粗、硬度较软且组织疏松、结合剂具有较高硬度的砂轮。 粗磨 砂轮特性:C46H~TV(大气孔),粗糙度Ra0.40~0.20μm 半精磨 砂轮特性:WA(或C)F400~F320(加石墨),粗糙度Ra0.100μm 精磨 砂轮特性::WA(或C)F800~F600(加石墨),粗糙度Ra0.050~0.025μm 磨削液:采用煤油作磨削液效果较好,但使用中容易产生油雾,可加入少量机油或四氯化碳等,以减少油的挥发。 9.工程陶瓷及其它非金属材料的磨削 1)工程陶瓷的磨削 磨削特点:砂轮磨损大,磨削比小;磨削力大,磨削效率低;磨后陶瓷零件强度降低。 砂轮的选择:磨削陶瓷材料,因为是靠磨粒切削刃的瞬间冲击使材料内部产生裂纹形成切屑,故需要强韧的金刚石砂轮。由于陶瓷种类繁多,必须视陶瓷材料的种类来选择金刚石砂轮。 2)搪瓷的磨削 砂轮的选择:用金刚石砂轮磨削时,能使搪玻璃中的SiO2还原成SiC,使其覆盖在搪玻璃表层上,而SiC的强度和耐蚀性能优于SiO2,因此用金刚石砂轮磨削效果优于SiC和Al2O3砂轮。磨料的粒度越细,磨削时产生的塑性变形越大,形成的表面越坚实致密。 3)玛瑙的磨削 砂轮的选择:金刚石砂轮和碳化硅砂轮都能实现玛瑙的粗磨加工,但一般粗磨碳化硅砂轮比金刚石砂轮更为经济,也能获得好的粗糙度Ra=0.10~0.063μm,但由于表面热融点缺陷难以避免,因此宜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RVD240B75%)精磨玛瑙,这样可以稳定地获得很小的表面粗糙度(Ra<0.04μm)。表面不产生热融层,从而有可能实现以磨削形式取代研磨和抛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