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田伟宁琴竹
适用乐器:扬琴
材质:福建老竹子,镶嵌黑檀木琴竹头
工艺:专业老师手工雕刻,图案栩栩如生
琴竹,是扬琴演奏的重要击弦工具。自扬琴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受文化、习俗、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琴竹也在不断的汉化、改革、发展,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扬琴琴竹。本文试图从传统琴竹、现代琴竹及外国击弦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特别是对扬琴琴竹的规范、统一及与演奏技巧、作品风格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索其规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进一步认识扬琴琴竹在扬琴艺术中的重要性。
传统琴竹中国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地区。明代经欧洲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据史书《琉球来使记》所述,当时的击弦工具使用木质琴槌。而与《琉球来使记》大约同时的史料,《澳门纪略》则记载着:“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书中“铜丝琴”指早期扬琴的琴弦为铜丝所制,故而得名;“削竹扣之”指击弦工具已采用竹制的琴竹。)由此可见,当时扬琴的击弦工具是木质、竹质并存,具体什么年代由“木改竹”虽无证可考,但木质琴槌不适合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审美情趣则是显而易见的。扬琴的击弦工具由外来的木质“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这不仅是中国扬琴艺术变迁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中国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
中国扬琴的击弦工具选用竹质,与我国的文化、经济、地域、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认识感知、民族风尚等因素有关。一方面,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讲,即“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可辨认出“竹”字符号;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商代时期,竹子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子的坚韧挺拔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象征。
另一方面,从客观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扬琴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当时东南沿海手工业空前发展。扬琴琴竹也不断变化,琴竹弹性、寿命等制作工艺也有所提高,由于南方盛产竹子,再加上人们对竹子的认识和使用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竹的利用已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跨地区的演出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在乐器的律制、型制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异,但在演奏工具的选材方面已达成共识。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竹法十度”是广东音乐扬琴最早研究演奏技法特点的理论著作,丘鹤俦《琴学新编》文中已把“洋”字改为“扬”字,说明在此之前已使用“扬”字了,其变更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乐器名称从外来的‘洋琴’改称‘扬琴’,击弦工具从西方的‘琴槌’改用‘琴竹’,这二个‘一字之变’,正是这件击弦乐器民族化、特性化,传衍质变的重要标志。”(引自项祖华的《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同期,丘鹤俦先生也着手琴竹的改革,他建议采用胶布或绒线粘贴琴竹头击弦面的方法,以克服钢弦扬琴高音区“线面音”过重现象,使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琴竹的改良也受到音乐作品和风格流派的影响。①广东音乐,琴竹较软而短。②江南丝竹音乐,琴竹软而短,且有点弯。③四川扬琴音乐,琴竹短、宽、硬,特别是在琴竹的宽度和硬度上,四川琴竹算得上全国之最了。④东北扬琴其外形笔直不弯,竹尾厚而竹颈薄,使琴竹颈部具有弹性。他们构成了琴竹大家庭的不同成员,有效地促进了扬琴演奏技法的提高。
现代琴竹
现代扬琴琴竹是在传统琴竹的基础上发展、改良、演变而来,它包括竹头、竹身、竹柄及竹尾四个部分。目前,常用琴竹可分为三种:单音琴竹、单音双面琴竹和双音琴竹。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出于设想:在琴竹的选材方面可使用玻璃钢、藤制、塑胶等代用品,琴竹竹头可贴红木条,开小孔眼,外包垫料,使击弦发音圆润柔和。加垫质料可套上气门芯管、化学胶等垫料。以满足各种不同音色和不同技法的需求。
演奏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音乐时,现代琴竹与传统琴竹有三点不同:①现代琴竹较长而硬一些,不弯曲;②琴竹头又粘一层软木,同时钻有小孔,并贴上胶布;③竹柄较宽。四川扬琴琴竹保留了传统琴竹的特点:硬而短,琴竹头较厚,不贴绒布或胶皮,发音清脆明亮。代表曲目《将军令》、《闹台》等。为追求演奏效果,有些演奏家在琴竹击弦面贴有胶布。东北扬琴琴竹的特点是:外形比直不弯曲,竹尾厚而竹杆前部薄,弹性较强,软硬适度。代表曲目《苏武牧羊》、《木兰辞变奏曲》。
双音琴竹是现代扬琴琴竹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将扬琴琴竹改成双竹头,左竹为四度。右竹为三度,从而可以同时奏出三、四个音,形成和声效果。使扬琴的音色、力度和气势得到烘托和增强,产生和声立体效果。代表曲目《边疆的春天》、《林冲夜奔》。双音竹的使用赋予扬琴演奏丰富的表现力,由于它具有一定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普及。另外,现代扬琴演奏技法中的“移动浪竹”和“滑浪”是传统技法继承、借鉴和发展的具体体现。“移动浪竹”是在传统四川扬琴技法中“浪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的演奏比过去的“浪竹”更加灵活。其琴竹比传统的琴竹要稍软一些,同时在竹身的下方可贴一层薄海绵条,避免击弦时发出噪音。“滑浪”是“移动浪竹”、“滑抹音”两种技法上综合运用而成的新技法。
琴竹演变过程
中国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地区。明代经欧洲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据史书《琉球来使记》所述,当时的击弦工具使用木质琴槌。而与《琉球来使记》大约同时的史料,《澳门纪略》则记载着:"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书中"铜丝琴"指早期扬琴的琴弦为铜丝所制,故而得名;"削竹扣之"指击弦工具已采用竹制的琴竹。)由此可见,当时扬琴的击弦工具是木质、竹质并存,具体什么年代由"木改竹"虽无证可考,但木质琴槌不适合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审美情趣则是显而易见的。扬琴的击弦工具由外来的木质"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这不仅是中国扬琴艺术变迁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中国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
中国扬琴的击弦工具选用竹质,与我国的文化、经济、地域、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认识感知、民族风尚等因素有关。一方面,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讲,即"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可辨认出"竹"字符号;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商代时期,竹子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子的坚韧挺拔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象征。
另一方面,从客观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扬琴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当时东南沿海手工业空前发展。扬琴琴竹也不断变化,琴竹弹性、寿命等制作工艺也有所提高,由于南方盛产竹子,再加上人们对竹子的认识和使用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竹的利用已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跨地区的演出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在乐器的律制、型制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异,但在演奏工具的选材方面已达成共识。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竹法十度"是广东音乐扬琴最早研究演奏技法特点的理论著作,丘鹤俦《琴学新编》文中已把"洋"字改为"扬"字,说明在此之前已使用"扬"字了,其变更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乐器名称从外来的\'洋琴\'改称\'扬琴\',击弦工具从西方的\'琴槌\'改用\'琴竹\',这二个\'一字之变\',正是这件击弦乐器民族化、特性化,传衍质变的重要标志。"(引自项祖华的《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同期,丘鹤俦先生也着手琴竹的改革,他建议采用胶布或绒线粘贴琴竹头击弦面的方法,以克服钢弦扬琴高音区"线面音"过重现象,使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