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项目背景与应用趋势
城市化对城市排水的影响(雨水管理的必要性和趋势)
1 自然雨水的排放
城市化前,当雨水落到天然的土地(如原野)上时,大多数的雨水直接渗入地面,然后慢慢地渗透到地下水或溪流及江河中,其中一部分渗入地面的雨水会通过植物蒸发掉,仅有大约20%的雨水直接从地面流入河道中。雨水自然渗透和排放能有效补充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维持自然水平衡和生态平衡。
2 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城市住宅,商业及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增多,人工铺装地面增多,导致了大量的地面被不透水地面如屋面、停车场及公路等所覆盖。当雨水降落到这些下垫面时,大多数的雨水迅速流入排水沟,然后排入附近的溪流及江河中,下垫面径流量增加到80%。由此引发城市洪涝,地面沉降,城市用水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国内城市水环境现状
1 水资源严重短缺
A、我国目前660多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
B、我国北方尤其缺水。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C、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用水量陡增,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
2 水环境严重失衡
A、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河道,湖泊面临严重的污染;
B、地下水位偏低,引起地面沉降问题;
C、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水份蒸发量下降,空气干燥。
*上海不仅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而且通过延伸自来水管道、关闭深井及向地下水层回灌自来水的方式,抬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
城市雨洪灾害频繁发生
A、我国城市暴雨积水严重;
B、城市防洪的任务繁重;
C、设计标准偏低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承担城市发展需要。
*近几年广为关注的北京发生的城市雨洪可见一斑。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1 可持续发展
1992年里约联合国世界首脑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著名概念,定义为:满足本代人需要的发展进程,但不应以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代价,主要内容包括:
A、更好的医疗,教育和物质生活;
B、每个人都有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与机会;
C、家庭和社会关系能够得到自我提高;
D、享受具体的安全环境;
E、享受基本的文明和政治自由;
F、享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呼吸无污染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生活在多样的植物与动物之中,不被破坏的自然更新和生产过程。
2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是西欧国家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探索出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的手法,对城市排水系统统筹考虑,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措施。
传统的地表水(雨水)处理和排放一般分别考虑水的流量、水的质量和环境的舒适(娱乐性)。将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解决地表水(雨水)的排水问题就称之为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简称SUDS)。该系统比传统的排水处理系统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该系统的目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为前提。
采取这种方法能够适当扩展当前某些地区即将饱和的排水系统,使它们继续发挥作用,允许新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城市建成区。排水容量能够得以扩展,可以有新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减少雨水的流失。
雨水管理系统
1 雨水管理系统技术的引入
根据欧洲的经验以及国内的现状,中国引入了先进的雨水管理系统。根据需要雨水管理大体有几种模式:
A、雨水渗透系统
B、雨水滞蓄系统
C、雨水收集系统
D、雨洪回用系统
E、雨水排放系统
雨水管理模式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可能不会独立存在,一般会根据需要交叉或多项实用以达到最佳应用和效果,雨水管理也可称为雨水治理系统。
2 雨水管理的三个主要的目标
A、将发展区内的雨水径流量控制在开发前的水平(水的流量)
B、改善雨水径流的水质(水的质量)
C、改善环境的舒适度(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