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铸铁轧辊特点
1、材质特点
a、高铬铸铁轧辊外层组织中(Cr-Fe)7C3型碳化物与普通合金冷硬铸铁轧辊连续分布的MC3型共晶碳化物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硬度高和非连续分布。见金相分析图片
轧辊出厂前金相分析图片
b、高铬铸铁的强度和韧性均高于普通合金冷硬铸铁轧辊并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层组织中含大量孤立分布的高硬度碳化物;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铬铸铁轧辊工作层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轧钢时在轧辊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到了保护作用。C、高铬铸铁轧辊的高耐磨性和抗表面粗糙性不仅延长了其使用周期,同时又改善了轧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用于热连轧带钢轧机精轧前段时,高铬铸铁轧辊具有抗斑带缺陷的作用,因此可以取代无(界)限合金冷硬铸铁轧辊和半钢轧辊。
d、高铬铸铁轧辊工作层导热性较低。为减小轧辊工作层表面热应力,防止热烈,使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水冷。
e、高铬铸铁轧辊工作层表面使用前要经过打毛处理,提高钢坯咬入性。
2、高铬铸铁轧辊冷却
3、由于高铬铸铁的导热性较低,为了避免过度的热应力,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水冷。
a、轧钢过程中,辊面一离开辊缝时要及时进行冷却,尽量减少热量向轧辊纵深透入,因而冷却水喷嘴以靠近辊缝放置为宜,喷嘴与轧辊距离50-100mm为宜,但由于每套轧机设计结构不同,会影响到靠近轧辊距离,在安装冷却水管时要尽量考虑缩短与轧辊距离。
b水量分配。轧材出口端下方占总水量的60%,上方占40%。轧材进口端下方40%,上方60%。
C、轧辊温度控制。当轧辊刚从轧机上卸下来时,及时测量辊面温度,如果超过了50℃,就可能是水量不足或冷却不合理,只要不超过50℃,一般不会出现过渡的热裂。
D、辊面工作温度低于50℃,高铬铸铁轧辊就像不锈钢一样,辊面被一层铬的氧化物保护起来。如果温度超过50℃,由于氧化膜增厚膨胀,使辊面粗糙度上升,这时氧化膜已达到一定厚度不再增加,但由于轧辊与轧件的机械碾压作用,使氧化膜产生裂纹最终导致脱落;如果温度在升高,氧化膜不断破坏,辊面失去保护,辊面状态便会急剧衰退,所以高铬铸铁轧辊的使用应尽量使卸辊后的表面温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