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水泥基灌浆材料、由水泥为主要材料配以高强度骨料石英砂及外加剂胶粉等原料混合搅拌而成。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兆帕以上,28天后可达65兆帕以上。二次灌浆后无收缩,是一种理想的加固灌浆材料。
武汉灌浆料厂家的详细描述:
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宜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
一、产品特点 :
1. 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
2. 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 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粘结强度高,与钢筋握裹力不低于 6Mpa。
4. 可冬季施工: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5. 耐久性强: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经上百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 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
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灌浆料或灌注料)
二、 灌浆料优势:
(1)工作性好;不泌水,在水灰比很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大的流动性,可填充全部间隙。
(2)早强高强:3天抗压强度大于40MPa,28天抗压强度大于65MPa,可在1-3天内安装设备。
(3)无收缩、粘结强度高:具有微膨胀,与钢筋的握裹力28天大于6MPa。确保地脚螺栓和机座 (钢结构)基础以及新老混凝土牢固结合。
(4)耐久性好:是无机灌浆材料(灌浆料或灌注料),不老化,对钢筋无锈蚀。
三、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灌浆料或灌注料)使用方法
(1)灌注前,要把填充空间清理干净,表面需提前预湿。
(2)对于小空间二次灌注,直接用CGM加水拌合成灌浆料,加水量为CGM的13~15%。对于大空间二次灌注,可选用CGM-2豆石型灌浆料。
(3)灌注孔或小空间时,可用人工插捣,灌注机器底座或杯口时,可用小震捣棒,一定要把气体赶跑,灌注密实,稍干后,把外露面抹平压光。经12小时后要浇水养护或用湿草袋覆盖养护,养护期7~14天。
四、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灌浆料或灌注料)主要用途
(1)适用于机器底座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地脚螺栓与机座二次灌注灌浆。
(2)钢结构 (如钢轨、钢架、钢柱等)与基础固接的二次灌注。
(3)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灌浆。
(4)建筑物梁、柱、板、基础、楼梯等混凝土构筑物补强、抢修、加固。
(5)地铁、隧道、地下工程逆打法施工缝嵌固。
(6)预埋件、地脚螺栓、钢筋的锚固及预留孔灌浆
(7)混凝土桩基修补加固
(8)混凝土地面、道路的坏损修补抢修(多应用于限时作业等抢修工程)
五、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包装及贮存CGM是灰色水泥粉末。用复合牛皮纸编织袋包装,净重50公斤/袋,保质期3个月。须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 CGM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施工温度规定为–10℃~40℃
六、参考用量参考用量计算以2.28~2.4吨/立方米的依据,计算实际使用量。
七、灌浆施工前的准备
1、机器搅拌: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
2、人工搅拌:搅拌槽及铁铲若干。 3、水桶若干。
4、台秤若干。 5、拌槽。
6、高位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7、灌浆助推器。
8、模板(钢模、木模)。 9、草袋、岩棉被等。
10、棉纱、胶带。
八、灌浆料施工顺序
第一步:基础处理
1、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或采用专用加固界面剂AJ-302混凝土再浇剂做界面处理。 2、清洁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
3、灌浆前24h,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清除积水。
第二步:支模
1、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 推荐901快速堵漏剂)、胶带等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3、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4、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第三步:灌浆料配制
1、一般通用加固型按13-15%的标准加水搅拌,豆石加固型按9-11%的标准加水搅拌。
2、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1-2min(严禁用手电钻式搅拌器)。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min,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3、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40min以内将料用完。
4、现场使用时,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九、地脚螺栓锚固灌浆:
⑴地脚螺栓成孔时,螺栓孔壁粗糙,应将孔内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油污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清除孔内积炎。
⑵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⑶将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可适当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
十、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⑴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1h,清除积水。
⑵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⑶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不应超过5米。如设备底板具有复杂结构,宜采用压力灌浆。
⑷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疗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⑸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宜在灌浆料初凝后沿底板边缘向外地人切45°斜角(如图),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的,应在初凝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十一、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
⑴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
⑵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钢筋,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
⑶灌浆前应清除所有有碎石、粉尘或其它杂物,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
⑷将拌和均匀的灌浆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
⑸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为了保证灌浆料的施工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24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