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常用工程措施
1、应根据污染源的性质、传播形式及其与环境敏感点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隔声处理方案。
对固定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宜尽可能靠近噪声源设置隔声措施,如各种设备隔音罩、风机隔声箱,以及空压机和柴油发电机的隔音机房等建筑隔音结构。
2、对敏感点采取隔音防护措施时,宜采用隔音间、隔音室的结构形式,例如隔音值班室、隔音观察窗等,对临街居民建筑可安装隔音窗或通风隔音窗。
3、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隔音处理时,可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隔音墙或声屏障,必要时应同时采用上述几种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4、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中常选用处于质量(密度)控制区的隔音构件,其密度或厚度每增加一倍,理论上隔音量增加6dB,但实际工程中密度或厚度加倍,隔音量大约增加4.5 dB.
5、采用多层板材组成的中空复合隔音构件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1)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层壁板简单叠合而成的复合结构,应注意各单板之间错缝叠合,其隔音特性与当量厚度的匀质单层壁的特性基本相同。
(2)彩钢复合板隔音结构中,芯材采用岩棉板的隔音效果优于芯材采用聚苯板或蜂窝纸。并应注意钢板实际厚度负差的影响。
6对于双层或多层中空隔音构造,宜在两板中间填充一定厚度的吸音材料来降低空腔内的声能量密度,以提高中空构造的隔音性能。
7大型冷却塔和风冷室外机组应因地制宜的不同隔音结构或隔音与通风消声复合结构,降低其环境噪声影响。当室外大型冷却塔和风冷室外机组相对于敏感点处于较低位置或对侧有大型反射面时,则应采用全封闭隔音罩配合足够通流面积的、排风消声器的全封闭隔音、消声组合降噪措施。
8、对轨道交通的噪声控制可采用合理造型全封闭、半封闭或单、双侧等不同形式的隔音声屏障。
1)声屏障主体高度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基础结构和屏障主体结构的风荷载、雨雪荷载和抗震等方面的安全。
2)对于双向线路轨道交通声屏障,其声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对侧车道交通噪声的影响及防护。
3)应合理优化声屏障的设计高度和两端延伸长度,以确保其所开成的声学衰减与各段声屏障的设计降噪量相匹配。
4)对于采用整体道床的轨道交通声屏障,应特别注意声屏障板材的选择以及板柱结合部位的隔振设计,或采用必要的轨道隔振措施,以尽可能抑制屏障主体受激辐射二次结构噪声。
5)对双向多车道的公路设置有限高度声屏障时,应尽可能在中央隔离带处同时建造中央隔音声屏障(宜采用双侧吸音形)。以有效消减对侧车道交通噪音的影响。
6)当交通噪音超标多或敏感点为高层建筑等情况下,可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型声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