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种出口产品:不可能由人工合成,不用刻意去生产,大部分农村都会有;也不用着急出口,它几乎是生产多少卖多少,这就是天然猪鬃。目前,世界猪鬃总需求量约为65万标准箱,而总产量仅为25万箱,中国猪鬃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独领风骚数十年猪鬃除了制作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刷外,三英寸以上的长鬃,一般都用以制作工业用刷。战争时期,在军事工业中,从给军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喷漆到清刷机枪、大炮的枪管、炮筒,更是一时也离不开猪鬃。在中国每年猪鬃的输出量中,美国市场一直占30%以上。 |
二战中,美国需求更大,全美国有四五百家制刷厂,制刷用的原料几乎都来自中国。猪鬃还是中国政府当时抵偿苏联和英美等国援华货款或货物的重要物资。 1937年至1945年的9年间,中国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 1950~1955年,我国猪鬃大约每年出口8万箱左右。但当时由于美国的封锁,猪鬃主要是出口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再转口到欧美; 1976年之后,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猪鬃可以直接出口到美国。从1974年之后,我国猪鬃出口数量上升的同时,价格略有下降。但这之后,猪鬃出口量从每年十几万箱达到每年25万~26万箱。这个数据维持了很多年,直到近几年也是如此。
| |
|
其实,猪鬃的主要用途就是做刷子。但是比较尴尬的是,中国盛产最优质的猪鬃,而世界上最好的刷子却出自日本。日本收了中国鬃,做好精品刷子再卖给欧美,价格陡翻。” |
猪鬃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等特点,可用来做军用炮筒刷、生产机械刷、民用油漆刷等必用品,市场上虽有人造鬃,但性能远远比不上天然鬃好。由于猪鬃系猪天然长出,一头猪所得猪鬃只有一、二两,来源紧张,所以市场价格较高,好一点的中长猪鬃能卖到300块一公斤,堪比黄金。由于每个地区土壤、气候和饲养条件不一样,从数量上来说,西南片(云贵川)产的猪鬃是最多的,质量也是最好的;湖北、湖南、山东次之。因此我国猪鬃按不同产区可分为:东北鬃、青岛鬃、汉口鬃、上海鬃、重庆鬃、天津鬃和内蒙古鬃等类。此外,还可按颜色、性质、季节等分类。 猪鬃的品质受自然环境和品种的影响很大。土种猪的鬃粗长而坚韧,优于改良猪的鬃;气候温和地带的猪鬃由于坚韧耐摩而优于炎热地带的产品。饲料中无机盐类丰富时,猪鬃质量较好。优质猪鬃一般色泽一致而富光泽,岔尖不深且富弹性,根条粗而壮实,毛尖不带黄色或其他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