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会在大一经历一个阵痛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不再禁宵,可以自己决定每天吃什么,每天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授和助教对他们学习能力的期待和高中老师的期待会有巨大的差别。
在大学里,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学习,他们必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上课,主动去老师的Office Hours答疑,自主的理解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等等;而这些都不在和高中一样有人监督。另一个更困难的事情就是大学的学习需要更多原创性思维,高中时代那种围绕着课本甚至死记硬背的方法可能不再有用;他们必须能够进行课本之外的主动思考。
那么如何度过这个阵痛期呢? 完成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过渡需做的四件事, 本文的作者Chelsea Avirett同时在美国大学和高中任教多年,所以她的建议很值得学习。
1. 学习真正的修改作业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过程:在尝试完成一篇作业的时候,先不管自己写的是否有道理,是否有语法的错误,甚至是否连贯,把自己想写的都写进去。这听上去很糟糕,但是并不一定是灾难性的,因为这只是第一步。
那么第二步的修改才是关键。而很多大一的学生会在这一步上犯错,或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你只是和在高中的时候一样,阅读全文,改掉语法错误,打印出来交给老师,那么很可能一份低分作业就诞生了。大学的作业更讲究你论证的逻辑,这个逻辑是否能够有效的被展开,被支持,最终达到你想要表达的观点。所以修改作业的过程应该是第二次,并且也是更仔细的一次,逻辑思考和自我批评的过程。而你在高中做的最多算是改错而已。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建立和理解一个学术论证,并且完成一份优秀的大学作业,那么我推荐一本书:They Say, I Say: 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
2. 学习如何参加课堂讨论
大一的课堂讨论经常是这样一个情景 – 几个学生和教授或者助教讨论的热火朝天,而其他同学都变成了“观众”。很多当“观众”的大一新生可能会因此发现班级讨论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甚至因为觉得班级讨论对自己可有可无就干脆不去参加。
实际上成功的大学生都必须知道如何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你必须自己的聆听别人的对外,并且提出额外的例子去支持或者反对其他人刚刚阐述的观点。听上去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却很难真正掌握,需要大量训练。
如果你发现在课堂上发言时意见很困难的事情,那么你这样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在每一堂课上至少对一个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反应,然后在你养成习惯之后,逐渐增加自己发表观点的数量。那么如果你发现没什么好说的,这里有几个通用的话题:说说自己在辅助阅读中发现的的有趣的例子,或者自己很难读懂的内容,或者很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内容。甚至可以把你自己在擅长的课里学到的东西用在别的课上,只要它是相关并且有用的。另外,你也不应该去霸占(Dominate)整个讨论,这样的习惯会让你失去聆听的能力,而真正有效的课堂讨论必须是建立在明白别人观点的基础上的。
3. 学习如何和教授交谈
经常在第一个春假的时候 (美国大学的大一下半学期初),大一新生发现自己急需老师的推荐信 – 不管是为了实习,工作,大学的特别学习项目或者是奖学金。然后他们意识到他们没有给任何一个教授留下印象。
甘肃华侨教育
咨询顾问:David 张
QQ: 2544364224
手机: 13893197130
地址: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南路107号浦发银行大厦办公楼整8层
电话:
0931-8440552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