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孩子上大学花的钱越多孩子成绩越差
2013年2月,加州大学一位社会学家Laura
Hamilton发表了她所领导的研究报告,其结论是:家长为孩子上大学花的钱越多,孩子的成绩越差!
此论可谓惊世骇俗。美国从九十年
始进入高增长时期,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扮演了领军角色。知识的回报越来越大,成为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致使年轻一代纷纷涌入大学。另外,教育的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一系列研究揭示:中高产借助自己在经济资源上的优势,在教育上投入越来越大,使低收入阶层难以竞争。
上大学,大家更是不惜血本。尽管各精英大学慷慨解囊,以优厚的奖学金鼓励和帮助弱势阶层前来就读,但这些学校的中高产子弟的比例还是越来越高。胳膊拧不过大腿。中高产的家庭经济优势,保障了其子弟的教育优势,乃至非常系统的社会政策也难以扭转。
不过,换个角度说,所谓上大学花钱越多、孩子成绩越差的结论,也并非完全不可思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奖学金的设置结构。如今奥巴马政府要求各校把奖学金打入以学费为代表的大学“标价”,让学生和家长们比较上各大学的实际成本。
我曾把哈佛和波士顿地区若干学校的实际费用比较,发现哈佛最便宜;而在比较有名的大学中,层级越低的学校,费用反而越高。比如,波士顿大学的学费本来就比哈佛贵。而哈佛让所有家庭年收入在六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免费就读,高于六万的则按收入比例贡献其教育费用。波士顿大学则远无这样优厚的奖学金。故而上波士顿大学比上哈佛要贵得多。但学习成绩,显然是哈佛的学生好。
也有许多这样的情况:一些优秀的学生,被名校录取,但奖学金很少(毕竟名校中也只有几所能像哈佛那样财大气粗、自动按学生的需求给奖学金)。这时某些低一层级的学校以优厚的奖学金为诱惑拉人。这些学生算算经济账,干脆去差一点的学校。他们屈就以后,不仅经济压力小了,功课的压力也小。因为低一层级的学校课程的挑战性小。这样,他们省下钱的后果,自然是成绩的提高。
总之,功课越好的孩子,在申请战中越有竞争力,拿到的奖学金越多,给家长省下的钱也越多。中高产阶层比起低收入阶层的教育优势,恐怕主要体现在上大学以前,比如选择比较好的学区,上优秀的暑期夏令营,上各种补习班,请家教等等。到了该申请大学时,中高产子弟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稍有出息的,此时不应该太让家长操心。从这个角度看,上大学花钱越多的孩子成绩越差,也是符合常识的。
不过,两位心理学家Eli Finkel和Crainne Fitzsimons在《纽约时报》撰文,对Laura Hamilton的上述研究作出了心理学上的解读:所有父母都应该帮助孩子。但是,孩子既需要帮助,也需要变得称职、胜任(competence)。培养孩子在生活和事业中称职、胜任,毕竟是父母最终的目标。所以,对孩子的这两种需要(即获得帮助和变得称职、胜任),要进行平衡。具体而言,只有在孩子真正需要时才帮助。这种帮助,只能是帮助孩子变得更加称职、胜任,或者说是对孩子自身努力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代替孩子的努力。
。
甘肃华侨教育
咨询顾问:David 张
QQ: 2544364224
手机: 13893197130
地址: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南路107号浦发银行大厦办公楼整8层
电话:
0931-8440552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