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的十个最大差异:中小学生守则大不同
由指导学生的中小学生守则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教育的指导理念、纪律观和规章制度有着大不同。美国教育理念最大的特点即是“教育即生活”贯穿于始终,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独立、保持自我。
从以上两国的小学生守则的对比来看,前者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聪明的老师正在手把手的教你做事:路该这么走,书该这么读,人该这么做。都很明确,很具体,于是我们的小学生便心领神会,知道这么走这么读这么做;而后者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自作聪明的老师在手舞足蹈的对小学生卖弄自己的才华,照本宣科,盲目的大谈高深的为人之道,说的是怎么走怎么读怎么做,一点也不考虑受教育的对象是些什么人。大道理说了一大堆,又庄严又神圣,可是又模糊又抽象,让人(一个小学生而已)觉得一时摸头不着,终于到头来谁也不知道从何处实行这番大道理的奥义。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它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小学生守则有些不切实际,规定的条文过于笼统和盲目,不像美国的那样具体,容易实施,让小学生也知道该如何按着守则去努力做好、怎么做,而不是整天让他还不成熟的理解力去猜闷葫芦。
我们一直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娃娃做起这样的话,是没错的。错的是我们不该对一个理解力有限的孩子(小学生而已)规定出这样宏观、有时甚至缺乏实际意义的行为守则,还是切实一点为好,像美国的小学生守则,你看起来也许会很琐碎,但每一条都规定得很实在,不像我们这样,经常把话说得天大,效果却微乎其微。这一次我看中国的小学生守则,简直是把空话大话说到我们下一代的头上去了,不能不说是一个可以三思的事情。
还有人整理出中美教育十大差异:
一、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 。
甘肃华侨教育
咨询顾问:David 张
QQ: 2544364224
手机: 13893197130
地址: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南路107号浦发银行大厦办公楼整8层
电话:
0931-8440552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