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波是属于声音的类别之一,属于机械波,音波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一种纵波,其频率范围为 16Hz-20KHz 。
当音波的频率低于 16Hz 时就叫做次音波,高于 20KHz 则称为超音波。
超音波具有如下特性:
1.超音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2.超音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3.超音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l4.超音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可在介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穴现象。
影響超音波清洗效果的因素:
超音清洗的主要机理是超音波空穴作用;超音波空穴的强弱与声学参数、清洗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条件有关,所以要得到良好的清洗效果,必须选择适当的声学参数和清洗液。
声强或声压的选择:
清洗液中只有交变声压幅值超过液体的静压力时才会出现负压,而负压要超过液体的强度才能产生空穴,使液体产生空穴的最低声强或声压幅值称为空穴阈。各种液体具有不同的空穴阈值,在超音波清洗槽中的声强要高于空穴阈值才能产生超音波空穴。
对于一般液体,空穴阈值约为每平方釐米1/3瓦(声压的千方正比于声强),声强增加时,空穴泡的最大半径与起始半径的比值增大,空穴强度增大,即声强愈高,空穴愈强烈,有利于清洗作用。但不是声功率越大越好,声强过高,会产生大量无用的气泡,增加散射衰减,形成声屏障,同时声强增大也会增加非线性衰减,这样都会削弱远离声源地方的清洗效果。
对于一些难清洗乾淨的污物,例如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化纤喷丝板孔中污物的清洗,则需要採用较高的声强,此时被清洗面应贴近声源,这时大多不採用槽式清洗器,而用棒状聚焦式换能器直接插入清洗液靠近清洗件的表面进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