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正咨询--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所擅长的,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让能够成为我们客户的企业,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通过各项许可证项目的评审
优势项目:
特种设备许可证
阀门生产许可证
无缝钢管生产许可证
压力管道生产许可证
聚乙烯管生产许可证
备注:每一种认证所包含的详细产品范围,请到雨正咨询官方网站首页点击各项目链接查询。
发展方向:
为咨询行业的专业化道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雨正咨询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在专业性上的不断自我完善,以此来获得国家各行政部门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高度关注与认同,以此来推动许可证咨询行业的在政策监管和市场管理的正规化进程。
具体项目办理细节及流程欢迎您来电咨询。
雨正咨询,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
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417号先锋广场1033室
联系人:田雨 (业务经理)
手机号码:13770751414
咨询热线: 025-66639814
雨正官网:www.yuzhengzixun.com
官方QQ:453472919
Cl
!详细说明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使搜索引擎更好的收录信息。
b)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根据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c)职责、权限
1.规定法定代表人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负责,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如设计、材料、工艺、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检验与试验、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其他主要过程控制系统等)责任人员。
2.质量保证工程师应为管理层成员且具有与所许可项目专业相关的知识,有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3.规定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以及需要独立行使与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4.明确个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之间、质量保证工程师与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之间、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之间的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d)管理评审
每年至少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a)质量保证手册
应当描述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术语和缩写;
2.体系的适用范围;
3.质量方针和目标;
4.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管理职责;
5.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要求。
b)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1.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2.满足质量保证手册基本要素要求,
3.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c)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
1.符合许可项目特性
2.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需要
3.文件格式及其包括的项目、内容应当规范标准。
d)质量计划(过程控制表卡、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
1.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设备)安全性能
2.能够依据各质量控制系统要求,合理设置控制环节、控制点(包括审核点、见证点、停止点)
3.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并且包括以下内容:
——控制内容、要求;
——过程中实际操作要求;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的规定。
3)文件和记录控制
a)文件控制
1.受控文件的类别确定,包括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外来文件(注)、其他需要控制的文件等;
注: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格证明文件等。其中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必须有正式版本。
2.文件的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其中外来文件控制还应当有收集、购买、接收等规定;
3.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场所使用的受控文件为有效版本的规定;
4.文件的保管方式、保管设施、保存期限及其销毁的规定。
b)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如下:
1.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形成的质量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等;
2.记录的保管和保存期限等;
3.质量保证体系实施部门、人员及场所使用相关受控记录表格为有效版本的规定。
4)合同控制
1.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并且包括执行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等,形成评审记录并且有效保存的规定;
2.合同签订、修改、会签程序等。
5)设计控制
1.安装单位一般设计文件由外单位提供,应对外来设计文件控制作出规定。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等要求,以及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是否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要求,设计责任人员是否履行了确认手续。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设计单位应当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