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企业简况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根据原国内贸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级重点批发市场,也是首都“菜篮子”重点工程。市场由中央企业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和北京潞运通经贸集团,共同投资1.5亿元于1998年建成开业。
市场辟有农副产品、建材和日用百货三个营业区,经营粮油、果菜、水产品、肉禽蛋、副食、酒水饮料、调料、建材、百货等10大类2万多个品种,每日进场交易的机动车流量达到5000多辆,商品主供北京并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市场交易量约11亿公斤,交易额62亿元,是京东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集散地。
市场是原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定点市场,是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倡导的“三绿工程”首批试点批发市场,也是北京市指定的“绿色安全食品专营区”开办市场,荣获“首都文明市场”荣誉称号。目前,市场正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进一步完善经营设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与广大商户共同努力,为创建“交易者平安市场”、“经营者满意市场”、“消费者放心市场”和“管理现代化市场”而奋斗。
市场除了为入驻商户提供统一市场服务外,同时还负责监督和控制市场交易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市场内设检测中心,每批入市的蔬菜、水果全部经过抽检,合格后方可上市交易;市场建立信息追溯机制,所有上市交易的猪肉、精品蔬菜、精品水果全部实现信息追溯,真正做到货品“来有源,去有踪”,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合法商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行业现状
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蔬菜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其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的健康,还将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其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问题。因此,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是我国蔬菜安全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随着检测范围从大城市到一般市、县,从大城市的主要农贸市场到一般农贸市场;检测对象由农贸市场到生产基地;农药检测种类;蔬菜检测品种、批次的增加,发现蔬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黑心菜”、“有毒韭菜”、“青菜用敌敌畏保鲜”、“永年大蒜”等事件不时发生,蔬菜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控制蔬菜安全、实现蔬菜信息可追溯也成为摆在各大农产品市场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2.八里桥市场采用VFRONT信息追溯系统之前,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无法追溯
市场内蔬菜供应商数量较多,且有部分为流动商贩,蔬菜流通环节复杂,到达末端消费者环节时,往往难以了解蔬菜的前端供应商。因此一旦出现蔬菜安全问题,消费者只能找到市场,而市场是很难确定该批蔬菜的供应商。
(2)经销商参假
市场内有部分知名品牌精品菜、精品水果、猪肉等经销商户,某些商户为追求利益曾有商品参假行为。如市场某知名品牌猪肉经销商,曾出现过日销售量大于其该品牌的日进货量的现象。
(3)假货冲击
市场中有几家精品蔬菜、精品水果的供应商户做的很不错,他们的品牌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市场内外出现了一些仿冒这些品牌的假品牌货物,对品牌商户的冲击很大,严重的损害了商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4)品牌信任度低
市场内商户数量多,水平、档次层次不齐,因此也造成了民众对市场内相关品牌信任度的降低。
(三)信息化进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与解决措施,企业信息化是如何推进、组织,一步一步深入的?
1.需求复杂
(1)面临困难
市场内相关生产、商贸企业作业业态原始且多样化,业务流程不统一,需求及其复杂。
(2)解决措施
我方组建了一支由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策划人员、经销商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的调研队伍,深入地头生产、流通加工、批发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调研,全面了解各方需求。之后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各处的核心需求,并对此进行规范,并形成初步的需求分析报告。然后将此需求分析报告与客户再进行沟通,收集客户意见。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
2.企业信息化投入能力不足
(1)面临困难
农产品行业多数为个体商户、合作社或中小型企业,该类型的企业规模较小,信息化投入能力不足。
(2)解决措施
我方负责软件研发,统一配置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企业无需采购软件、配备服务器和技术员,只需要采购几分钱一枚的信息追溯标识即可。
3.企业员工信息化水平低
(1)面临困难
农产品企业中的一些业务人员多数为农民,其文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比较低,使用信息系统难度较大。
(2)解决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两项解决措施:一是操作流程尽量简洁化,最后达到只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就能轻松操作;二是培养技术指导员,在每个应用企业中培养一名技术指导员,由他对该企业中的其他应用者培训。
4.网络及相关配套设备等无法满足地头生产需要
(1)面临困难
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多数是在地头直接进行的,追溯系统对网络和系统的要求没法满足地头生产需求。
(2)解决措施
采用无线条码扫描枪+SD卡的模式,生产者在生产现场直接用无线条码扫描枪扫码作业,之后统一导入系统即可。
5.企业员工重视程度不够
(1)面临困难
企业员工对信息追溯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经常出现漏扫或补扫的现象。
(2)解决措施
制定生产作业操作规范,引导和鼓励企业员工规范化生产。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主要有:
1.信息化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采用信息追溯系统之后,由于规范化生产和信息追溯的影响,使得商品的质量和品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由于VFRONT信息追溯系统具有防伪和信息追溯双重功能,不仅仅杜绝了假货的冲击,还大大的提升的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八里桥市场的销量及销售额明显增加。
2.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竞争模式的影响;
采用信息追溯系统后,企业生产流程按照系统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使得其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另外,由于本追溯系统具有防伪和信息追溯双重功能,不仅能够帮助消费者辨明真伪,还可以提供商品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信息,大大的增加了消费者对市场品牌的信任度,使得市场及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有明显优势。
3.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实施信息化后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程规范化生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2)防伪加信息追溯,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信任度;
(3)第三方信息追溯,提升产品的品味和档次;
(4)精确的数据统计,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五)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体会、经验与教训,有何推广意义;
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如下:
1.要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做出科学准确的需求分析;
2.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改进和规范生产作业流程,既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又有利于信息系统的实施;
3.系统操作要尽量简单,对使用者无过高技术要求;
4.避免客户一次性大额投入,降低客户的使用负担和风险。
(六)本系统下一步的改进方案、设想,以及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议等。
本系统下一步的改进方案和设想:
1.进一步完善系统,将系统面向其他产成品生产企业开放,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将系统面向前后两端延伸,前端向原材料及生产加工过程追溯延伸,后端向运输过程追溯延伸,向着实现产品从原料来源、加工到成品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追溯而努力。
(七)如果是开发单位报送,请一并报送应用单位的鉴定意见表。
公司根据物流行业商品流通特点,结合我市场及应用行业商户需求,开发了VFRONT信息追溯系统并制定了相关生产、作业规范。该系统基本上满足我市场及商户的需求,采纳本系统以后,我市场内原有问题蔬菜无源可追、假品牌冲击、经销商参假等不良现象基本消失。同时我市场内合法商户的品牌得到保护,精品蔬菜、精品水果的质量和品质有所提升,市场及商户品牌信任度倍增,因此,相关商品的销量也大大的增加。
商品信息追溯系统很实用、很人性化,商户不需要购买软件、配备服务器等,只需要购买信息追溯标识就可以实现商品信息追溯和防伪,系统使用简便,是一款很不错的重点领域商品信息追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