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蜡的理化特性
(一)石蜡是由于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所构成,其结构式为CLH2n+2。含有16~35个碳原子的正烷烃,有少量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为白色或黄色半透明无水的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对酸和碱不易起反应,不溶于水,微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乙醚、汽油、苯、煤油、氯仿等,在一般情况下不与氯化剂发生反应。
(二)石蜡是石油的蒸镏产物,其溶点为30-70℃,沸点为350-360℃。。当石蜡加热到100℃或更高时,在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医用的高纯度石蜡,其溶点为50-54℃其含油量0.8-0.9%。我国早已大量的生产高纯度医用石蜡,供医疗工作的需要。
(三) 石蜡的热容量大(见表9.1.1),导热性小(导热系数为0.00059),比热为0.5-0.78卡/克·度,为良好的带热体。由于其不含水分及其他液体物质,而且气体与水分不能透过,几乎不呈对流现象,因而有很大的蓄热性能。
(四) 石蜡加热后冷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能(熔解热或凝固热) (见表9.1.2),每公斤熔解的石蜡变为固体时,放出的熔解热平均为39卡热量,即是熔解时的热量。熔解石蜡的温度愈高,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过程就愈慢,因而也就能较长地保持温热。
(五) 石蜡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粘稠性和延伸性。随着热能的放散和冷却,石蜡逐渐变硬,其体积可缩小10-20%,凝固后的石蜡70-90分钟内能保持40-48℃,这是其他热疗所没有的。同时这种热向人体的传递是慢慢进行的。蜡疗时石蜡下面的皮肤温度一般升高到40-45℃,而且在整个治疗期间都保持较高的温度。
另外,放在皮肤上的石蜡迅速冷却形成坚固的蜡膜,这层膜能保护皮肤不受随后较热的石蜡作用。
二、石蜡疗法的作用因素
(一)温热作用 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小和没有热的对流特性,又不含水分,冷却时放出大量热能(熔解热或凝固热),因此能使人的机体组织耐受到较高温度(55-70℃)而持久的热作用,这就比其他热疗优越。一般认为石蜡敷于人体后,局部温度很快升高8-12℃。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但温度下降的很慢,在60分钟内还保持一定的温度。
(二)压缩作用 石蜡的固有特性是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滞性。在冷却过程中,石蜡的体积逐渐缩小,治疗时与皮肤又紧密接触,产生对组织压缩和轻微的挤压。因而促进温度向深部组织传递,呈现一种机械压迫作用。
(三)化学作用 石蜡对机体的化学作用是很小的。曾有实验指出,其化学作用取决于石蜡中矿物油的含量,如向石蜡中加入化学物质或油类物质用于治疗时能呈现化学作用。如果加入放射性物质,能使石蜡具有放射性作用。
三、蜡疗的设备和治疗方法
(一)蜡疗室的设备
1.治疗室:房间的大小以治疗床的多少而定。
2.熔蜡室:应单设熔蜡室,以免石蜡气味刺激病人,室内要有通风设备,地板应是水泥,墙应应油漆,熔蜡炉旁应设隔热垫。
3.熔蜡热源:有煤气,电热或蒸气等。
4.熔蜡套锅一对(大、小锅各一个)。
5.搪瓷盘或木制蜡盘数个(依病人多少决定),以及浸蜡用的浴盆或瓷盆。
6.石蜡若干斤。
7.油布数块,棉垫数个(保温包裹用),纱布数块,6-8层纱布垫数块,毛巾3-5条。
8.白色板刷或刷墙排笔2-3支。
9.长柄外科钳两把(拧蜡纱布用),铝舀水杓一只。
10.其他用具:水温计,产污刀两把、剃毛刀一把,凡士林油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