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互联网如此发展的时代,“纸媒已死”的老调唱了多年。一直是杂志和报纸生存依靠的高价印刷广告客户,正在转向更加低廉的网页广告。而硬新闻已经很难产生竞争力,这类消息已变得越来越及时、频繁,也越来越商品化了。这一切如飓风般吞噬着纸质媒体的生意。
在早前,互联网还没有如此普及的年代,曾经中国几大刊的刊例表上公布的发行量无不是从60万起跳,多的竟然敢宣称200万,但近几年,哪个杂志销售还敢拿自家发行量说事儿?
为什么传统时尚杂志这么容易被淘汰?
首先,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的多元化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直到今天,中国所有时尚杂志里70%的内容还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二十年前,国外流行什么、哪个明星最火、什么牌子牛逼,读者确实要依靠中国时尚杂志的国外版权途径获得教育。而今,国外能进驻中国市场的品牌只剩下奢侈品品牌,一些国外二流、国内仿造的品牌被迅速淘汰,民众对品牌的识别度大大提高,信息渠道多的是,不一定要依靠时尚杂志。
其次,传统类时尚杂志往往出刊速度慢,一周到一个月不等。但是时尚这种东西就像娱乐新闻一样,是每天都在变化的。哪个明星穿了什么出席活动?哪个品牌又推出了什么新品?时尚信息具备了时效性,时刻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与其等你一个月之后杂志出刊,何不借助互联网浏览个畅快淋漓。但其实,身在杂志业的朋友每天都在赶稿、设计、装订,加班熬夜换来的仍然是杂志的亏本经营。
再者,微博上每日的热门段子,已经和YouTube、Facebook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区的社交媒体完全同步,杂志编辑们倒要上微博摘抄内容、寻找选题,一大批草根红人、时尚博主、公众大号的崛起,既满足了读者对信息快速、易读、可分享的需求,又满足了广告主对投放渠道价廉、便捷、可监测可转化的需求。极少有人再通过时尚杂志去了解当下的世界潮流,连日系杂志曾经最不可复制最被喜闻乐见的穿搭之法亦被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新的国产辣椒妹们分走了大半壁江山。
但是即使在如此不景气的环境下,那些诸如“时尚芭莎”类的杂志又是如何站住脚的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杂志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乐观情绪。受经济衰退影响最深的北美地区,从2011年开始连续两年,新成立的杂志多于倒闭的杂志。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MPA)报告,杂志受众的增长速度快于电视观众和报纸读者,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
与报纸不同,大多数杂志的分类广告并没有流失到网络,而且杂志内容拥有更长的阅读寿命。美国赫斯特杂志集团(Hearst Magazines)总裁大卫·凯里说,最重要的一点,杂志象征愿景:“它们很好的启发了你的梦想”。人们对自己阅读的杂志认同度很高,所以广告商喜欢杂志:德国印刷媒体出版商布尔达传媒集团(Hubert Burda
Media)的主席约翰-伯恩哈德·卡伦表示,杂志依旧是品牌建立的核心。
奢侈品杂志出现在新兴市场,那里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走入了广告商的视野,这就是这类杂志格外成功的原因。例如,在巴西,爱伯利尔集团创办了家居杂志《 Minha Casa》,在两年内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这多亏关注了新近购房者。再例如《时尚芭莎》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高级时装杂志,一直倡导美丽、优雅、独立的新时代女性精神。通过分享杰出的时装品味和女性力量,打造卓越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国首次提出“让慈善成为时尚”的口号, “关爱大病儿童”的号召,《时尚芭莎》联合百余明星、名流和企业家,共同向全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关爱大病儿童的公开倡议。《时尚芭莎》凭借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开辟了中国慈善的时尚之路。这或许也是他成功的一部分。
本文内容摘自易星商略官方网址:www.zhifu16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