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750吊钩式抛丸机,单吊钩式抛丸机,Q3750吊钩式抛丸机价格
Q3750吊钩式抛丸机是我公司根据乌克兰客户要求设计制作的一款吊钩式抛丸机,属于非标系列的吊钩式抛丸机。
清理室外型尺寸 2650×2650×4500mm
吊钩
数量 1 台
吊钩载重 5000 kg
提升电机功率 7.5 Kw
运行电机功率 0.8 Kw
运行速度 20 m/min
自转机构
自转速度 2.8 r/min
电机功率 0.75 Kw
抛丸器(3台)
直径 Φ420 mm
抛丸量 3×250 kg/min
功率 3×15 kw
提升机
提升量 45 t/h
皮带速度 1.21 m/s
功率 5.5 kw
分离器
分离量 45 t/h
分离区风速 4-5 m/s
螺旋输送器
输送量 30 t/h
功率 2.2 kw
弹丸
首次装入量 2000 kg
直径 1-2 mm
风量
总风量 10000 m3/h
清理室 7000 m3/h
分离器 3000 m3/h
总功率 约 70 kw
三、设备组成及结构特点
Q3750 型抛丸清理机为单吊钩式抛丸清理设备,由抛丸清理室、弹丸循环系统、轨道、吊钩、自转机构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
1. 抛丸清理室
室体组成
抛丸清理室为钢板、型钢焊接结构。抛丸清理室的侧面共装有3台抛丸器总成(请参看室体及抛丸器布置图),抛丸器的布置经过计算机三维动态模拟,所有布置的角度、位置均由计算机设计确定。每个抛丸器都跟工件成一定角度,保证对被清理工件一次性进行全面的抛丸清理(请参看抛射图),并在照顾所有需清理工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弹丸的空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弹丸的利用率,减少了对清理室内防护板的磨损。清理室大门结构采用新式设计,重量轻,刚度好,开关平稳可靠。清理室大门与室体之间采用迷宫式密封(瑞士 +GF+ 公司技术),结构精巧,以杜绝弹丸反弹至室体外。
大门与门孔间采用密封橡胶密封,保证密封良好,装有限位开关及软联结防护,保证弹丸不飞出伤人。
抛丸器
抛丸器总成由抛丸器、电机、皮带轮、皮带、皮带罩等组成。 传动采用B系列三角带。
本机共有3台抛丸器,采用我公司生产的Q034悬臂离心式高效双向双打击面抛丸器(瑞士+GF+·DISA公司抛丸器技术)。在国内,本抛丸机为我公司独有技术,并完全由我公司自行制造。本机所有抛丸器都封装在隔离室内,隔离室采用多重吸声、隔声材料,大大降低设备主机主要噪声源—抛丸器运行的噪音,改善了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劳动条件(新技术新工艺2)。它具有下述优点:
高效:特殊的分丸轮结构,抛丸效率可达到18kg/min·kw。
叶片装拆迅速:因本抛丸器的叶片 是从叶轮中心插入的,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靠离心力的作用固定叶片,所以不需要任何装夹工具。拆卸叶片时,只需轻击叶片外端便可容易地将叶片从叶轮中心卸下。拆卸8片叶片,只需5~10分钟并且能同时检查分丸轮及定向套的磨损情况。
罩壳上固定轴及定向套的孔是一次性加工的:这样能使定向套与分丸轮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不但减小了分丸轮对弹丸的磨损和将定向套挤裂的现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抛丸效率。
抛丸器叶轮体上的固定8个叶片的长槽及孔的形位公差精度是相当严格的,我公司采用进口专用加工中心,一次装夹就能将叶轮上的分度─粗铣─精铣,分度─钻孔─扩孔─铰孔等工序一次完成,保证了抛丸器运转的平衡性,使其平衡力矩介于12~15N·mm(国家标准18.6N·mm)之间,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噪声。
本抛丸器中的叶片,分丸轮,定向套采用瑞士+GF+·DISA公司消失模生产工艺,高铬耐磨材料精铸而成,使叶片重量差控制在5克之内,大大降低了抛丸器运行时的噪声,延长了易损件的寿命。
外形美观、结构精致、制造维修方便,噪声低。
清理室主抛射区衬有高耐磨锰板。,大门装有耐磨橡胶板防护,保证整机使用效果。
本机所用Q034型悬臂离心式抛丸器具有高效、安装、维修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叶片在迅速旋转的过程中,靠离心力的作用固定,不需任何固定装夹具。拆卸叶片时,只须轻击叶片外端便可将叶片卸下,拆卸八片叶片只须 10-20 分钟。另外,本系列抛丸器还能在拆卸叶片的同时检查分丸轮及定向套的磨损情况。
大门
清理室大门设计成对开门,配置为手动开、关门方式。大门内侧设有耐磨橡胶护板,两大门的中间设有挡板,防止弹丸飞出室体外。大门的下方设有收丸槽,将开门时带出的小部分弹丸收入室体内,防止弹丸落入地面上滑倒伤人。在大门的门轴上设有油杯,以便定期润滑。
2. 丸料循环净化系统
丸料循环净化系统可分为循环系统和丸料分离净化系统,由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丸砂分离器、供丸闸阀、溜丸管等组成。
螺旋输送器
螺旋输送器位于抛丸室和清理室的底部,螺旋
工作时,输送器电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机驱动螺旋输送器旋转,将丸料输送至卸料口,然后由卸料口流入斗式提升机。
斗式提升机
斗式提升机由摆线针轮减速机、上下滚筒、输送胶带、料斗、封闭料筒和涨紧装置组成。
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器相连,其出料口与分离器相连。提升机罩壳采用折弯成形焊接结构,外形美观、刚性好。提升机罩壳上设有检修门,可维修及更换料斗。打开下罩壳上的门盖,可以维修下部传动,排除其底部弹丸堵塞。
本机采用平皮带转动。工作时,固定在输送胶带上的料斗将提升机底部的丸料刮起,然后在提升机电机的驱动下,将丸料送至提升机顶部,最后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将丸料输入丸砂分离器。
为了保证工作时输送胶带不打滑,滚筒被制作成鼠笼型,这样既提高了提升胶带与带轮间的磨擦力,避免了老式光皮带轮的打滑现象,又降低了提升皮带的预紧力,有助于延长提升胶带的使用寿命。
同时提升机设有一套涨紧装置。当皮带松驰时,应该通过调节提升机上部两侧的调整螺栓,涨紧皮带。调整范围为100毫米。
涨紧皮带轮时,应该调整提升机的调整螺栓,使提升机的上皮带轮保持水平。以免皮带跑偏,与提升机罩壳相碰撞。
丸砂分离器
本机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满幕帘流幕式风选丸渣分离器,其分离效率≥99.5%。本分离器为我公司吸收瑞士GEORGE FISCHER DISA(GIFA)和美国Pangborn公司技术综合开发的,是目前我公司最新式的分离器。
分离器是本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分选区的设计尺寸直接影响到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如果分离效果不好,将使抛丸器叶片的磨损加快,降低其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它由滚筒筛和风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见图)。
滚筒筛由内螺旋叶片①、外螺旋叶片②、筛体③、支撑轴及传动部分④、检修门⑤和壳体⑥组成;
风选系统是重力式阻砂板①、导流板②、一级撇滤板③、二级撇滤板④、吸风口⑤、壳体⑥、筛网⑦、抗磨板⑧、贮丸斗⑨和风量调节阀⑩组成。
丸渣混合物由斗式提升机提升至分离器钢丝滚筒筛中,滚筒筛内外均布有螺旋叶片,内螺旋叶片将大块杂物经排渣口排出,过筛后的丸粒、砂粒及粉尘混合物经钢丝滚筒筛的外螺旋叶片和螺旋布料器推送,使其沿分离器均匀布料,对平衡板均匀地产生压力。若丸砂对平衡板的压力相对刀口产生的力矩<平衡板对刀口的力矩,平衡板关闭;若丸砂对平衡板的压力相对刀口产生的力矩=平衡锤对刀口的力矩,平衡板处于自由状态,丸砂呈薄薄的幕帘落下;因为料斗在平衡板处的开口面积固定,于是丸砂料对平衡板的压力相对刀口的力矩一定。调整平衡锤的位置,使其对刀口的力矩和丸砂对平衡板的压力对刀口产生的力矩相平衡后,就可自动保持满幕帘进行高质量分离。
若提升量È,则压力矩>平衡力矩,挡砂板缝隙È,流幕层厚度È,分离器分离量È,直到提升量等于分离量止。
如提升量Ê,则压力矩<平衡力矩,挡砂板缝隙Ê,流幕层厚度Ê,分离器分离量Ê,直到提升量等于分离量止。
形成均匀满幕帘的丸渣混合物在下降过程中,受到水平气流对颗粒的推动,从而形成偏料的曲线运动轨道,因颗粒的比重和粒径的差异,其偏斜程度不尽相同,从而使丸渣得到进一步的分离,其中,粉尘被吸入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碎丸、不合格的小颗粒弹丸、氧化皮进入废料桶,合格弹丸则进入储丸斗以供循环使用。
通过调整分离器上的调节闸阀板重锤的位置,丸渣过滤板的位置以及管道上的风量调节碟阀,就可以调整该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从而使分离效率达到最佳值。
该分离器的最佳分离弹丸分离直径为 f0.6~f1.6。分离效率≥99.5%。
弹丸种类 | 白口铸铁丸 | 可锻铸铁丸 | 铸钢丸 | 钢丝切丸 |
硬度HRC | 55~64 | 35~40 | 40~45 | 35~40 |
平均使用次数 | 60 | 870 | 1570 | 3410 |
相对寿命 | 1 | 15 | 26 | 57 |
相对易损件磨损速度(叶片) | 10~15 | 1 | 1 | 2~4 |
相对价格 | 1 | 1.5~2 | 2~2.5 | 2~2.5 |
综合效果 | 差 | 中 | 良 | 优 |
3.轨道
本机采用单轨道单吊钩吊挂工件进行抛丸清理的方式。轨道采用工字钢,整个轨道固定在轨道架上。
4.吊钩及自转装置
吊钩由电动葫芦、减速装置、磨擦轮等组成。吊钩的移动与升降由电动葫芦驱动,吊钩在室体内部的旋转由减速装置带动链轮,通过链条来实现。
工作时,吊钩下降吊起工件,上升到一定位置,然后沿轨道进入清理室,到达予定位置后停止,吊钩开始自转。此时抛丸机开始抛丸清理。
5.除尘系统
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风机、除尘器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管道等。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达 99 %以上,废气排放≤100mg/m3,符合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标准,除尘布袋采用针刺毡精密缝制而成,布袋可以方便地拆下进行清洗再使用。
6.弹丸分配系统
弹丸分配系统由储丸斗、弹丸控制器及输丸管构成。其弹丸流量控制器为气动供丸闸门,通过调整闸门的大小,即可调整弹丸的流量。该弹丸控制器无卡死和漏丸现象,抛丸量可通过操纵台上的电机电流表间接动态显示。
7.电控系统
本机主要电器元件均采用德力西公司产品。操作人员可按顺序依次启动各功能部件,也可不按顺序对单个功能部件(如提升机)进行点动运行,以测试各相关部件的性能、运行情况等。
有抛丸循环计时及抛丸器工作累加计时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