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木珠机 小型木珠机 佛珠机床设备
泊头市德凯机械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胜春
电 话:400-6858-770
手 机:15131703236
QQ 号:2442545211
微 信:15131703236
网 址:www.fozhuji.cc
地 址:河北省泊头市开发区工业园
二.民间鉴别小叶紫檀手串(素缘佛珠)的几种方法。1、小叶紫檀手串(素缘佛珠)木密度比水大,置于水中必下沉。2、用利器刮开小叶紫檀手串(素缘佛珠),里料为红褐色,与表面的紫褐色对比鲜明。几日后,刮开面由于氧化作用也会慢慢变成紫褐色。3、用浓酒精擦拭紫檀表面,酒精变成褐红色,切越擦酒精颜色越浓。擦拭表面不久会被氧化成紫褐色。4、小叶紫檀手串(素缘佛珠)木雕刻品颜色为紫檀木氧化的天然颜色,不用上漆,只需用牛皮抛光、打蜡即可。5、常见用普通红木增重、着色或用乌木替代假冒紫檀木,但经过认真鉴定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