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早期落叶病、白粉病、炭疽病、炭疽叶枯病防治方案
一、病害说明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纹斑病等多种病害,是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为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这些病除危害苹果外,还可危害沙果、海棠等。
苹果白粉病主要为害实生嫩苗,大树芽、梢、嫩叶,也为害花及幼果。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幼苗被害,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小黑点。大树被害,芽干瘪尖瘦,春季发芽晚,节间短,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直立不伸展,新梢满覆白粉。生长期健叶被害则凹凸不平,叶绿素浓淡不匀,病叶皱缩扭曲,甚至枯死。花芽被害则花变形、花瓣狭长、萎缩。幼果被害,果顶产生白粉斑,后形成锈斑。
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尤为严重,是苹果上重要的果实病害之一。
苹果炭疽叶枯病初发病时叶片上分布多个干枯病斑,病斑初为棕褐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2-3天即可致全树叶片干枯脱落,枯叶颜色发暗,多呈黑褐色,如同被火燎水烫一样。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病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
二、防治现状和用药分析
1、见病治病:现阶段多数种植业者无清园习惯,采果后不用药,给真细菌潜伏与繁殖提供了机会,造成来年病原基数大、发作率高、危害重。形成了见病不惜代价(用工多、用药量大)治病,树势受伤、产值受损(产量、品质降低)的恶性循环局面。
2、关键时期不敢用药:春季是杀菌防病的关键时期,用药少了不管用,用药多了容易造成药害。
3、常规药剂抗药性强:连续使用有限的可选择的药剂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三、总的防治思路
1、标本兼治:
疑难病害的防治仅靠见症治症,特别是仅靠杀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经造成严重的损失,只有复壮树(株)体,增强抗逆性,解决病菌侵染途径,在生理健壮的基础上辅之以杀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早防重治
菌源一旦入园难于根除,真菌病源能够远距离传播,生理性病害(枝干流胶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树势较弱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难以根除。所以要加强日常管理从极早杀菌和复壮树体入手,解决侵染菌源的数量和侵染条件(伤口、气孔)问题。在发病条件来临(具备)前、在症状初显时,采用得力的方案尽最大可能杀灭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无病、病轻,重治是速效、省钱、省工的效果。
3:中西结合
中(草)药制剂具有多种成份复方而成、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份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4:营养复壮
常规生产规程中所采用的化学药,大多具有抑制生长甚至伤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机理只能通过杀菌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营养复壮的作用。而中(草)药制剂是药食同源、药肥双效,营养复壮,有利于展叶,叶绿体创造的叶绿素多,创造的有机质多,树(株)体必然健壮。
四、推荐产品
《靓果安》——中(草)药制剂,杀菌广谱、传导良好、复壮树体,对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叶、果蜡质层,减少日灼有良好作用。其用法为叶部喷雾,因为其具有安全性较高特性,可以在作物生长敏感时期、发病条件临近、病症加重初期适当高浓度使用。高浓度使用时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效果显著提高,连续使用有累积效果。
《溃腐灵》——中(草)药制剂,具有修复伤口、调理生长、杀菌广谱(传导杀菌、直接杀菌)、对作物安全等特性,对侵染性与生理性混发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用法包括枝干涂抹、根部灌根和清园高浓度喷雾。
《沃丰素》——内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五、防治方案
治疗方案: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
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开花展叶期:使用靓果安的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保花)
3)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果)
4)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定期喷雾,基本每次间隔10-15天。
5)秋季采果后:使用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1次。
6)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六、预期效果标准:
1)防治病效果:在果实成熟前不会出现大片落叶现象,叶片浓绿、厚实,老叶轻的痊愈,严重的则脱落,新叶无病斑,光合作用强,果树的长势良好。
1)营养复壮效果:
叶片:大、厚、亮、柔软、黑绿;
当年生枝条:色鲜、粗壮、节间短、不毛长;
主干:粗皮脱落、光滑、富有年轻态;
果实:色亮、型美、糖度高;
次年春天:花芽饱满、树体返青快;
抗逆性强:抗病、抗冻能力增强。
3)使用安全:花期、幼果期均可使用,对果树不会产生药害,对有关不会产生果锈。
4)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5)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
果树病毒Ⅰ号、果树病毒Ⅱ号—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补充营养,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沃丰素—营养全面,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
四、防控方案:
1. 在萌芽期对病株进行灌根,主要灌毛细根区。每株浇灌药液20-40斤水左右,具体根据树龄及土壤干湿度而定,以灌透为标准。
《果树病毒Ⅱ号》50ml+有机硅兑水30斤
2. 萌芽后输液,枝干直径15cm注入量2斤左右,树干直径超过15cm以上,树干每增加1cm再加注射液0.26斤。
《果树病毒Ⅰ号》40g兑水30斤
3. 在花露红期对病株及病株周围的果树喷1次;谢花2/3后连续喷2次, 10天再喷1次;形成明年所有花芽和叶芽的关键时期喷雾1次。
《果树病毒Ⅰ号》40g+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连续使用2-3年。
经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多年、多点、多次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叶面喷雾、灌根同时输液是见效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一种防控方案。
五、预期效果:
1、发病史3年以上的果树,一般需要2年的连续用药,首年防控率达70%左右,第2年,果个(比正常树略小,但不再凹凸不平)、色泽等能达到商品果的标准。
2、发病史1-2年,当年能防控在90%,基本上能达到商品果的标准,第2年和正常果一样。
成本说明:10余年的树一年投入成本15-20元/棵,相对目前大多数果农采取砍伐的方式,重新定植小树,我想:这笔账大家还是会算的,且重新定植也需要用药,以免再受残留病菌的感染。
六、注意事项
1、《果树病毒Ⅰ号》、《果树病毒Ⅱ号》不能与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使用时需二次稀释,首次稀释用水量应在10斤以上; 稀释后药液正常颜色为深红色。对于做观光农业及恰逢果实上市时期,建议用《果树病毒Ⅱ号》不影响色泽。
2.夏季喷药时,避开高温时段,建议4点以后使用。
3.若使用过程中遇阴天出现卷叶现象(因含多糖类等其他营养成分,造成营养过剩),属正常,一般在晴天的情况下2天左右既能恢复。
4.本品应以原包装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搬运及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