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介绍
导热膏又名导热硅脂,散热膏.它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耐老化、耐高低温(-50ºC~+260ºC),防水、防潮不固化.不会放出热量及副产物,对灌封元器件无腐蚀,对周围环境无污染,符合RoHs标准及相关环保要求.其优良的导热功能可有效地将电子元器件工作时散发出的热量传递出去。
工作范围
导热硅脂的工作温度
一般不超过260℃,高温可达300摄℃,低温一般为-50℃左右
| 項 目 | 参 数 | 項 目 | 参 数 |
| 顏色Color | 灰色/Grey | 絕緣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 | >5.1 |
| 熱傳導系數Thermal Conductivity | >5.2W/m-K | 粘度Viscosity | 不流动 |
| 熱阻抗Thermal Impedance | <0.067℃-in2/W | 錐入度Thixotropic Index | 380±10 |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 >2.5 | 瞬间耐温Moment Beared Temperature | -50~260℃ |
| 蒸發量Evaporation | <0.001 | 工作温度Operation Temperture | -30-250℃ |
| 成 份 | 包 裝 |
| 矽化合物Silicone Compounds | 15% | 针管 | 軟管 | 迷你包 | 罐装 |
| 碳化合物Carbon Compounds | 20% | TU | ST | SP | CN |
| 氧化金屬化合物Metal Oxide Compounds | 65% | 0.5g~30g | 20g~100g | 0.5g~3.0g | 30g~40KG |
XP-188-CN1000
颜色:灰色
产品名称:鑫牌XP188灰高端导热膏
导热系数:5.2
厂家名称:深圳市振科鑫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温度-50ºC-260ºC
应用范围
用于一般电子产品的电晶体、以及RDRAMTM、CD-ROM、CPU、管道输送设备、任何需要填充及散热之物品.如:大功率管、可控硅、变频器模块等各种散热器件.本品在敏感电子元器件与散热基材之间形成十分良好的导热通道,使器件工作温度降低在临界点以下,极大的延长元器件寿命.




使用方法
本产品工艺性能较好,可直接施工,施工方法可采用毛笔涂抹、滚涂或丝网印刷。
如用户自行用硅油稀释,不仅易产生分油现象,还会使导热系数变小。所以,建议客户首先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型号,以保证产品的使用质量。
Ⅰ、清洗待涂覆表面,除去油污。
Ⅱ、然后将导热硅脂直接挤出,均匀的涂覆在待涂覆表面即可步骤
1.首先用高纯度溶剂如高纯度异戊醇或丙酮和无绒布(如擦镜头用的布)清洗CPU核心和散热器表面(一个指纹可能会厚达0.005英寸左右)。这一步可以省略,只要表面干净无油即可。
2.确定散热片上与CPU接触的区域,在区域中心挤上足够的散热膏。
3.用干净的工具如剃刀片,信用卡边或干净的小刀挑起少许散热膏转移到CPU核心的一角(比如左下角之类的地方)。注意只要一小块就可以了,差不多半粒米大小。
4.将手指套入塑料袋,然后用手指摩擦散热器底部的散热膏直到散热膏均匀布满整个与CPU接触的区域。可使用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可以保证散热膏可填满散热器底部的缝隙以及不平的地方。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指涂抹!
5.用无绒布将散热器底部的散热膏擦去,这时可以看到散热器底部涂过散热膏的地方与其他区域颜色不一样,说明散热膏已经均匀填补了底座的缝隙。
6.运用剃刀片或其他干净的工具,从CPU核心的一角开始,把散热膏均匀涂满整个核心。待接触的表面越平,散热膏的需求越薄。对于普通的散热器底面,散热膏厚度大约为一张普通纸的厚度(0.003-0.005英寸),如果散热器底面光亮平整,那么散热膏可以薄到半透明状。
7.确认散热器底座和CPU核心表面没有异物,把散热器放到CPU上,此时只能轻压,不能转动或者平移散热器。否则可能会导致散热器和CPU之间的散热膏厚度不均匀。
8.扣好扣具,收工。
9.产品用后需立即盖好,以备再次使用。
每罐附送特质刮刀一支,便于涂抹,要涂抹的产品要确保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
建议涂抹厚度:0.1-0.5mm,均匀涂抹能达到最佳效果。
注意事项
1、膏料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油层分离,用时需要搅拌,搅拌时应注意向同方向搅拌,否则会混入过多的气泡,容器边缘和底部的膏料应搅拌均匀,否则会因搅拌不均匀而影响使用效果。
2、导热硅脂的使用不是涂的越多越好,而是在保证填满间隙的前提下越薄越好。多涂并无益处,反而会影响热传导效率。
3、远离儿童存放。
4、若不慎接触皮肤,擦拭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若不慎接触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到医院检查
注:本品粘稠度,包装,客户均可要求调整
*本产品耐温,不自燃,于一般室温储存方式即可。
*以上数据由深圳市振科鑫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测试所得,该实验室保留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