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大熊猫踪迹
2012年6月25日,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工作人员在监测工作中接到景区居民报告,发现疑似大熊猫踪迹。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工作人员接到消息立即赶赴现场,在JZG-007号样线发现三处大熊猫活动痕迹,根据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的分析,其中一处为卧穴,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熊猫在此居住生活过。根据粪便和食迹鉴定,粪便新鲜程度大约为15天左右。也就是说,大熊猫在15以内在这里生活食用食物,表示这三只大熊猫的生命力旺盛,有足够的野外生存能力。根据痕迹分布距离和采样测定,三处痕迹来自同一只大熊猫。粪便咬节平圴值为28.89毫米,根据胡锦矗野教授对大熊猫的粪便估计年龄及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初步判定为大熊猫亚成体。
痕迹现场为针阔混交林,华西箭竹覆盖度在50%左右,更新良好,且水源、隐蔽条件均较为适宜,并有红腹锦鸡、蓝马鸡、毛冠鹿、羚牛等大量伴生动物。生活状态良好。
本次发现是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以后近十年来,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较为新鲜的大熊猫活动痕迹,明显比2006年发现的熊猫粪便新鲜,是多年监测工作的重要发现。
此次发现表明,九寨沟及周边区域大熊猫迁移廊道仍保持连通;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箭竹自上世纪80年代开花以来,已经有明显的恢复;区域内的人为干扰有所减少。但大熊猫是迁徙路过,还是选择在这里栖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监测和研究。文章来源:大连去华东旅游/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