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加热线|13mm电伴热带
并联恒功率伴热带┃低温电伴热带┃高温电伴热带
电伴热带又称自调控电伴热线或自限温电热带。它是一种电热功率随系统温度自调的带状限温伴热带。即电伴热带本身具有自动限温,并随着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能自动调整发热功率的功能,以保证工作体系始终稳定在设定的最佳操作温区正常运行。
工作特点:加热时能够自动限定电伴热带的工作温度, 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而无需外加设备,电伴热带可以任意裁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而上述性能不变。允许交叉重叠缠绕敷设而无过热及烧毁之忧。
工作优点:温控电伴热带在用于防冻和保温时,具有如下优点:伴热管线温度均匀,不会过热,安全可靠,节约电能,间歇操作时,升温启动快速,安装及运行费用低,安装使用维护简便,便于自动化管理,无环境污染。
PTC工作原理:PTC效应及PTC材料,PTC效应即正温度系数效应,是特指材料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并在一定温度区间电阻率急剧增大的特性。具有PTC效应的材料称为PTC材料,本电伴热带的高分子PTC材料是半晶 高聚物与炭黑的共混物。
电伴热就是利用电伴热设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设备通过保温材料所损失的热量,并采用温度控制,达到跟踪和控制伴热设备内介质的温度,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和经济的水平上。 过去,蒸汽伴热始终是一种主要的保温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蒸汽伴热管道散热以补充被保温管道的热损失。由于蒸汽的散热量不易控制,其保温效率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美国能源行业就提出用电伴热方案来替代蒸汽伴热的设想。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能源业在内的很多工业部门已广泛推广了电伴热技术,以电伴热全面代替蒸汽伴热。电伴热技术发展至今,已由传统的恒功率伴热发展到以导电塑料为核心的自控温电伴热
技术特性:
1.电缆结构:内层导电热塑料、外层为双层阻燃聚烯烃并带有屏蔽层
2、温度范围:最高暴露温度85℃, 最高表面温度85℃
最高维持温度65℃,最低使用温度-60℃
3、施工温度: 最低:-5℃
4、热稳定性:由10℃至99℃间来回循环300次后, 电缆发热量维持在90%以上。
5、弯曲半径:20℃室温时为25.4mm -30℃低温时为35.0mm
6、绝缘电阻:电缆长度100m,环境温度75℃时, 用2,500VDC摇表摇试1分钟,绝缘电阻(导线与屏蔽间) 最小值为 120MΩ。
7、起动电流(10℃)每米0.3A
8、安装使用请参阅部份注意事项
9、最大使用长度:不超过100米或特殊订制达150米
安装注意事项:
严禁蒸汽伴热和电伴热混用于一体
加热带安装时不得将绝缘层破坏,应紧贴于被加热体以提高热效率,若被伴热体为非金属体,应用铝粘胶带增大接触传热面积,用尼龙扎带固定,严禁用金属丝绑扎
凡需蒸汽清扫管线除垢时,应注意先清扫后再安装电热带,如果每年例行扫线检查应按照特殊情况设计安装
外屏蔽层必须接地,必须考虑电伴热带以后便于维修在各个配件和易拆部份留有足够量
电热带一头接电源另一头母线严禁短路,屏蔽层与内层绝缘层须间距10mm以防母线与屏蔽层之间绝缘效果差或短路,电热带与电热带之间连接或与电线的连接须用热缩绝缘套管封上保证绝缘性。
.配件安装完成后最好在其附近400mm用胶带加紧电热带或用硅橡胶固定封口,以防电热带在接线盒中串动。并配套“维修警示”铝标签悬挂在附近。
选择电伴热需要知道以下参数:
1、管道的材质、直径和长度,
阀门法兰个数(一般来说是
钢管,但有少数PVC管)
2、维持温度,暴露温度,环境最低最高温度,风速(如在户外)
3、
保温材料的材质及厚度,最好提供保温系数,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温材料密度也不同
4、管道内介质是否需要蒸汽吹扫,如需要吹扫,吹扫的温度是多少
5、供电电压(一般是220/380,也有特殊情况的,比如120或208等)
6、环境是否需要防爆,如需防爆,要提供防爆等级
太阳能电加热线|13mm电伴热带
欢迎咨询:1523067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