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茶产业总落入与“立顿”对比的误区?原因是中国茶企无品牌引领世界茶产业。但东西方饮茶文化和饮茶习俗不同,中国茶与“立顿”毫无可比性。这其中存在诸多原因:
一是“立顿”走的是工业化模式,机械化采摘,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推向全球市场;中国茶(尤其是名优茶)为非工业化模式,人工采摘,六大茶类各有着错综复杂的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所制定的制作标准,难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二是“立顿”与中国名优茶存在“饮”与“品”的区别。前者仅仅停留在“饮”的概念上(纯粹是为解渴);后者除了具备前者“饮”的功能外,早已跨入“品”的门槛——重视“品”文化,通过品享一杯(壶)茶的过程来追求一种精神需求。
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广西嘉华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控股,是梧州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进企业,2006年筹备,2007年1月在广西六堡茶的原产地梧州苍梧县六堡镇注册成立,是集六堡茶种植生产、茶叶深加工、茶文化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广西六堡茶 招商 加盟 代理 零售
QQ:2597259713 电话:18269020032
淘宝店:
中国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对于茶汤、茶香、茶味、茶形等都有自己的鉴定标准,同样是一种茶的香型,还需比一比是哪座山头、树龄几何、谁家制作,就连叶底也非要鉴定出整叶、半叶、碎叶和芽型。可以说,中国人品茶体系庞大而复杂,“立顿”无法比拟。
三是中国人不仅讲究品茶,而且还讲究“斗茶”(茗战),同样是一款单一品种茶,不同采摘季节,不同人的制作方法,可以“斗色斗浮”,可以“烹新斗硬要咬盏”。此外,鉴水、赏壶、用盏等极为讲究。而“立顿”只是一种单一饮品,所有的茶都采用相同的标准,无法“斗”,也不能“斗”,更遑论鉴水、赏壶、用盏的茶文化意境。
四是中国茶产品的多元化、制作工艺的多元化、饮茶方式的多元化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个体的不同消费十分注重和讲究品茶的文化情调,包括以茶修心和养心,“立顿”没有可比性。
中国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往往根据不同民风民俗在清明前举行独有的开茶仪式(采茶节或开茶节),各地每年还要举办茶叶“审评会”和“品鉴会”,有茶艺表演等,而且随着时代演替而与时俱进。中国茶艺代表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至少到今日,“立顿”还不具备这种文化素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不同,西方人饮茶无法像中国人那样追求色香味形和诗化的意境,也无法追求茶叶的自然和形态之美。
我们承认,作为单一茶叶饮品,毋庸置疑,“立顿”是强的;作为中国多元性品茶文化,中国区域公共品牌在世界上也是最强的。中国茶产业能不能不再纠结于“做大做强”,而是应该利用好区域公用品牌把产品做得更好,加强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区域精耕”,把茶文化观光融入到大、小循环农业系统中。
茶企做大产业才有未来——许孙鑫
有些茶企认为“茶企能盈利就行,规模的大小无关紧要”,许多茶企就是家庭式的小微企业,没有大资本投入,也没有过多的运营成本,卖点茶叶就能赚钱养家,甚至也能致富奔小康。在中国茶企“七万”之众的数据中真正上规模的茶企在各地还比较少,大量的小微茶企能够平静地存活下来,在现阶段的茶叶行业无疑起到稳定作用,对行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只能说明茶叶行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企业的总体实力弱,并不能说明茶企做大没有实际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茶叶行业由于没有大规模的企业,使得行业因弱小而混乱不堪,产品难以实现科技化、标准化,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绝对优势,乃至出现“七万”茶企之众也敌不过一家世界巨头“立顿”,这绝不是企业规模大小的排名问题。茶企要做大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既有企业自身强大了创造更多财富的现实意义,也有因为企业强大了具有对消费者负责的能力,还因为企业强大了才具有对社会尽更多义务的实力。
绝大多数茶叶目前还处于土特产粗加工的状态中,没有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没有实力雄厚的科技型茶叶企业,就无法去做茶叶产品工业化用途的开发利用。农产品需要深度加工来实现价值的倍增,如大家熟悉的康师傅、碧生源、香飘飘、天士力等茶饮料企业,他们让茶叶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国市场需要更多这样深加工和精加工类型的茶企业。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来看,近年来屡屡发生各种巨大自然灾害,许多大型企业都会伸出强有力的援助之手,凡此种种,都需要茶企自身强大以后才能做到,因而,怎么能说中国茶企大可小富即安呢?
一家英国立顿进入中国独霸了中国茶叶的商城市场,中国茶企屡屡进驻商超都难敌立顿而败北;美国星巴克在中国卖起茶饮,瞬间引来消费者的热情捧场,这些洋品牌茶企入侵中国市场后,我们的茶企在每个领域都显得难以招架,还不是因为更多的是夫妻店式的企业?
眼前夫妻店式的中国茶企靠传统贩卖土特产的方式就可以赚钱,那是得益于洋品牌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市场空隙,而这个空隙将会越来越小。我国茶人不仅要有危机感,更要有传承民族茶业的使命感,因而,我们的茶企必须做大,大到可以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到可以真正叫板世界茶叶巨头,茶企做大了,才有中国茶叶的未来。
保持多样性更适合消费需求——阮浩耕
一谈到中国茶叶,许多人就批评‘低、小、散’,认为要做大才能做强,中国茶叶做大做强是个误区,“低、小、散”的问题也得一分为二看。做强是对的,中国茶叶应该走“小而强”的道路。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决定了中国农业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即使政府大力引导土地流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因此,中国茶叶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大而强”,而应该选择家庭庄园式,或者联户茶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茶叶产业都没有规模超大的茶叶企业。印度是超大型是因为当时英国殖民时,就输出了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从品种资源角度看,中国各地因为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土壤、品种资源等不同,“小而散”是无可避免的。“小而散”未必是坏事。中国仅名茶就有一千多种,这是宝贵的资源,是一种财富,同一个品种生长在山的阳面和背面,口感都不一样;甚至同一棵茶叶,头采和第二次采摘的茶叶,口感也不一样。就是这种差别,才让人觉得有魅力。要是都一模一样,毫无特色,只剩下泡泡茶、解解渴而已。立顿有立顿的优势,中国茶有中国的优势,为什么不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
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而全”,采用大规模、工厂化方式生产,有统一的标准,适合深加工企业;另一种是“小而美”,规模不大,突出个性。“小而美”更适合中国农业、中国茶业发展的本质特性。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缩短,许多大型企业在搞个性定制,过去深山乡下旮旯头的茶叶大家不晓得,现在不会了。
品牌的最大魅力在于个性。宋代时西湖周边有白云、香林、宝云、垂云四种名茶,都跟地域相关,各具特色;明代后西湖龙井脱颖而出,一统江山,其他名茶几近消失;到了民国,西湖有识见的茶农主动向政府申报,又把龙井茶分成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个性重新得到弘扬;解放后统购统销,国营公司垄断经营,最后又归并成西湖龙井一个字号;现在再度分开,几个公司占据不同的山头,形成了不同的品牌个性。地域特色是无可替代、最具生命力的,如果简单地统一使用西湖龙井一个标准,大是大了,但多样化没了,个性也没了。
“小而美”也符合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人们物质消费层面得到满足之后,越来越趋向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而多样化、个性,正是新的消费的基本特征。比如西湖龙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拼配的,符合大众化需求的,品质上只要达到无公害基本要求即可;但同时必须保留一部分充分彰显个性特色的,采用群体种,加上传统手工炒制方法,做成真正高端的茶叶。
中国茶叶应该通过整合,走出一条“小而美”的路子。现在许多地方在高山上、岛屿上建设原生态茶园,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如果能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生态茶的大品牌,下面设有诸多‘小而美’的子品牌就很好。只有在“强”的基础上做“大”,才能实现中国茶叶真正的“强大”。
小品种茶莫喊做大应专注做强——欧阳道坤
收录在《中国名茶志》的茶叶品种超千个,还有数以千计叫得上名字的茶叶品种,受到喝茶者的喜爱。一种茶叶之所以有自己的名字,一定是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个性大致由三大要素所决定:一是地理区域,二是茶树品种,三是加工工艺。
其中,地理区域是核心要素,这个要素得益于自然的恩赐,包含了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此种自然条件形成了适合生长的茶树品种,根据茶树品种产出的茶叶外形及其内质,劳动人民摸索出了最为适宜的加工工艺。根据茶叶产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相同或近似自然条件的地理区域都很小、很有限。这就是说:有名字的茶叶品种,其一是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或是外形,或是颜色,或是香气,或是味道等等;其二是产量有限。
我们所说的小品种茶,特指那些适种地理区域较为严格,而且区域很小的茶叶品种,大一点的数万亩茶园,小的只有数千亩茶园,甚至更少。按照我国目前的水平,小品种茶,大一些的产量在几百万斤,小一点的产量也就几十万斤。按照中国人均年饮茶量计算,这样的茶叶产量,最多只能满足不超过500万人的年饮茶量,这只是我国一个二线城市的人口水平。
所以,小品种茶,莫喊做大。如果做大单品类规模,只有做假茶了。对于小品种茶的垂直型企业和垂直型品牌,应该专注于做强,做成这个品类的老大。要从最上游的茶叶种植环节入手,建设样本茶园,在此基础上建设标准加工厂,建立标准加工流程、关键点控制和产品基本标准等,再与茶农建立长期、友好的产业协同和共生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最后通过品牌化营销,打通整条产业链,完成对全产业链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