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nm紫外灯,大肠埃希氏菌荧光检测灯 内置 6W自滤波紫外灯管通过滤光片(面积:200X50MM)滤去可见光发出在30cm距离内产生366nm 波长紫外光,强度约为1200 μW/cm2,观察各种有荧光出现的检测结果,如水中大肠埃希氏菌在含MUG 的培养基中培养后,会产生荧光反映。该紫外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可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监督、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各级工商、检验检疫、自来水厂、矿泉水厂、饮料厂、海洋监测、质量监督、环境保护等部门大肠埃希氏菌定义大肠埃希氏菌是指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分解ONPG(Orth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使培养液呈黄色,能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使培养液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的细菌。
检测重要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将大肠埃希氏菌列入检测项目中。并在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阐述:“只有埃希氏大肠杆菌是粪源特异性的,是最准确和专一的粪便污染指示”。一、参数:电压:220v 50HZ功率:6W波长:366nm滤光片:200X50mm (方便培养基板的检测)辐照:30CM 内 无需暗室可直接检测手提:300X60X90 MM 重量:0.8KG台式:280X220X420MM 重量3KG暗箱式:全封闭设计,无紫外泄露,配防紫外观察窗,全方位保护人体安全规格:390X340X450cm重量10Kg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