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质量手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确保质量手册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取得良好的效益,在编制质量手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注重从企业自身需要出发编制字册,防止走形式
企业的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需要提供产品质量和信誉的证据。一般来说,提供产品质量可靠的证据包括两个方面,即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和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了这种证据,用户才能相信你有能力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用户才能与你签订合同,许多国家用户在订合同的时候,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而且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提出要求,即对质量保证能力提出要求。自从ISO
9000族标准颁布以后,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评价生产厂商质量体系的准则。我国的企业要想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取胜,除了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外用户要求以外,企业的质量体系也要符合国际上通行的这套标准的要求,否则,不能取得用户的信任。质量手册全面系统地反映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是质量体系运行的规范性依据,因此,如何编制质量手册直接关系到企业质量体系是否能有效运行。事实上,各企业由于产品类型、设备状况、企业规范、生产特点、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用户要求和企业文化等的不同,其质量体系彼此问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因此,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也应有较大的差别。质量手册应当确实反映本企业的特点,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应明确说明,并明确控制的重点所在。这样的质量手册,才是真正有用的手册。对内,它可以起到加强质量管理的作用;对外,可以让顾客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信任感。以前我国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也编制质量文件,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机制没有确立,市场对企业的压力没有形成,企业编制的质量文件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规范。现在企业如果仍然以过去的观念贯彻GB/T
19000族标准,其结果只能是形式主义,无益于企业质量管理的改善。为了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按照预定要达到的质量标准确定质量体系和质量手册的内容和要求是重要的。”质量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以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编制质量手册绝不是为了应付上级和外部的检查,而是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竞争能力,并在最适宜成本基础上生产出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
"�����
@��
�体职工认识到新建立或完善的质量体系是对过去质量体系的变革,是为了向国际标准接轨,要适应这种变革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质量体系文件。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系文件通过试运行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全体职工立将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如实反映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3.将体系试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体系设计不周、项目不全等进行协调、改进。
4.加强信息管理,不仅是体系试运行本身的需要,也是保证试运行成功的关键。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体系文件要求,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归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