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15063615079
QQ:3039992086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
生姜姜瘟病及茎基腐病防治方案
一、 病害说明
生姜茎基腐病(又叫“烂脖子病”)是由真菌危害,主要为害茎基部,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无臭味,危害季节集中在生长前期。
生姜姜瘟病是由细菌危害,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姜瘟病原菌潜伏期长,发病条件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是因使用带菌种姜或种姜被土壤中病菌侵染开始至在生姜膨大期后逐渐致害。
二、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
上述病害多发生于连续种植多年的重茬地块,具有发病迅速、猛烈、致害严重、抗药性强、防治成本高、难度大等特点,制定方案时应选择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新型生物制剂,早防早治、综合管理。
近年来很多生姜种植区,采取“熏地”方法防治姜瘟病及线虫,采用的药剂一般是高度剧毒药剂,连续使用多年的用药量越来越多,抗药性越来越强,需要逐渐增加药剂用量才能取得一定效果,致使病害防治系数增大。换用新的防治方案时需要特别考虑药剂品类(不易选用产生抗药性的制剂)、药剂浓度、用药次数、用药时机及综合管理措施如需要配合使用生物菌肥(以菌治菌)、生物有机肥(增加有机质,提高免疫力)等。
三、使用产品说明
《奥力克—姜瘟净》、《奥力克—青枯立克》:中药制剂,主治姜瘟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等,双向传导能力强,内含杀菌成份(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份(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三、总体防治思路及作用机理:
1、土壤消毒 :利用当地土壤消毒杀菌药剂,消灭存留在土壤里的病菌。
2、揭膜后喷施叶片及茎基部:
茎基腐病高发前期,及时喷雾2遍,除了叶片喷雾外,应重点喷施茎基部。一是杀灭真菌类病原菌防治茎基腐病害;二是修复伤口,调理生长,提高免疫力;三是药液传至根部,杀灭细菌类的病原菌兼防姜瘟病的发生。
3、膨大期高浓度喷雾:
姜块处于膨大期,外皮出现伤口,则易于被病菌侵染形成病害,通过喷雾药液传导杀死病菌,在有效保护期内杀死周边病菌对姜块形成保护,并修复姜块伤口减少病菌侵染途径。
喷施中药后叶片大、厚、舒展、油绿,光合作用强有明显的复壮作用,能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兼防其他叶部病害。
4、重点区域灌根:
对往年发病区域、低洼区域及下水头区域应列为重点防治区域,增加喷雾次数或采取灌根的方式重点防治。
已见零星发病的姜瘟区域,应采取隔离措施。扩大范围划设病区,采取喷雾加灌根的方式,重点防控。喷雾浓度适当提高。灌根一定要灌透。
五、防治方案
预防方案:
1、种姜消毒:青枯立克60-100倍液稀释喷雾使用。
2、喷施定植沟局部土壤消毒:青枯立克150倍液(每30斤水加100ml)+大蒜油1000倍液(每30斤水加15ml)稀释使用。
3、揭膜后,主防茎基腐病:喷雾+喷施茎基部:《青枯立克》150-300倍液(每30斤水加50-100ml)+大蒜油1000倍液(每30斤水加15ml)稀释使用,连用2-3次,间隔7天左右。
4、 膨大期,主防姜瘟病:喷雾+重点区域灌根:青枯立克150-300倍液(每30斤水加50-100ml)+大蒜油1000倍液(每30斤水加15ml)稀释使用。灌根时以灌透为标准,一般每株约需300ml。
治疗方案:
1.病害初发期喷雾、重点区域灌根:
使用浓度:用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灌根。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灌根用量及次数:每株灌药液300ml左右, 3-5天1次,连灌2-3次。
2.病害发生中期:
使用浓度:用青枯立克200-250ml+大蒜油15-30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灌根。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灌根用量及次数:每株灌药液300ml左右, 3-5天1次,连灌2-3次。
六、注意事项:
《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需加水依次稀释。
姓名:李健涛 电话:13854475140
地址:潍坊安丘市新安街道西仓村 作物:生姜
防治对象:茎基腐病
案例介绍:该示范田是大拱棚种植模式,面积1亩,共8垄,实地观察发现:田内共发病6处(北半部4垄4处和南半部4垄2处),约计50株,其中北半部35株,南半部2处15株,预计隐形病株30株;其病株表现为:个别植株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叶片发黄,严重植株叶片大部分枯黄,且与近地面处倒伏,挖出姜块表皮成水渍状淡褐色,变软,但不腐烂发臭,诊断为生姜茎基腐病,又俗称“烂脖子病”。
防治方案:以北半部4垄作为实验组,南半部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300倍液稀释灌根,每株灌液200—300ml(病株及其周围2米植株内药量实地增加),5天用药1次,连用3次,首次用药时间7月12日。对照组使用其它药剂灌根。

图片1-1:工作人员进行病害诊断

图片1-2:病株田间症状表现

图片1-3:病株茎基部症状表现
图片1-1、1-2和1-3:于2011年7月10日拍摄的用药前北半部病区植株表现
图片2-1

图片2-2
图片2-1和2-2:于7月25日实地观察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3次后的整体效果图,病情得到控制,无蔓延。


图片2-3:于7月25日拍摄的单株效果图:工作人员挖出前期病株,原生姜1芽、2芽已腐烂,但3芽一直未感染,且新发4芽也是健康的。
用药效果总结:通过上述用药前、后图片对比和农户反应知:实际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2次后,生姜茎基腐病病情已得到完全控制,即北半部除原发病35株外,7月17日观察新增病株6株,以后再无病株增加;且轻微病株能重新长出新芽;对照组,则陆续有病株发现,病情未好转。
用药成本计算: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防治生姜茎基腐病,按市场零售价计算,每亩地用药约45元左右,每株成本约0.01元左右,预防成本更低,且见效果,同时在防、治病的同时,还有促根壮苗的作用。相比市面同等效果的其它药剂相比,价格低廉,且无污染、无残留,深受农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