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是蒸发冷用水主要组成部分,循环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冷凝器铜管(锌管)的结垢、腐蚀问题,为节约用水,我们尽可能的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但是,循环水中有害离子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如Ca2+、mg2+、Cl-、SO42-等),加剧对冷凝器锌管铜管的结垢和腐蚀,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国内国外外因冷凝器锌管铜管结垢、腐蚀泄漏而导致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循环水的缓蚀阻垢尤为重要,而不是等到结垢腐蚀严重导致设备无法运行甚至发生生产事故后,再来除垢清洗。然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蒸发冷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以及危害,就不用过多赘述。本文主要介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的新模式。大家都知道,结垢了要清洗除垢,还要保证设备不被腐蚀,尤其是镀锌管,可能也都知道要提前缓蚀阻垢,只是很少有这样做的,也是苦于找不到很好的缓蚀阻垢剂。市面上好多传统的缓蚀阻垢剂都是对水质进行稳定处理,水质稳定处理后又带来新的问题,水的浓缩倍数低下,要么换热效率跟不上、要么大量浪费水资源。所以传统的缓蚀阻垢剂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当下,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提倡节约用水,尤其是工业循环水应用领域。要节约循环水系统用水关键在于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好多疑问:
1、水的浓缩倍数增加相当于水质越来越脏,如何达到缓蚀阻垢的目的?
事实上就是存在一种既能缓蚀阻垢剂又能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从而节约用水3-5倍的超级缓蚀阻垢剂,它叫超分子缓蚀阻垢剂。它是通过药剂的超分子识别和选择性组装的原理,水中和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相互吸引螯合在金属表面形成优于纳米膜的超分子膜,这个超分子膜可以屏蔽分散在循环水中的各种有害悬浮物直接保护金属表面不被腐蚀。
2、超分子缓蚀阻垢剂是什么原理?
它是利用超分子自由组装的原理,超分子是多个分子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电荷的库仑作用、л-л共轭和亲之作用等非化学建立的弱作用力而自动结合成有序有组织的聚合系统的过程称为自组装,由此形成的物质微粒即为超分子。基于此原理开发的药剂分子含有空轨道,换热设备和管道的金属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为了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空轨道和自由电子相互吸引,形成的超分子微粒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膜层,金属表面其他污垢没有自由电子而被药剂震动和排斥分散到水溶液,通过这种超分子自组装现象达到清洗、预膜、保护金属的目的。
3、超分子缓蚀阻垢剂是中性的吗?对锌腐蚀吗?
清达环保的超分子系列药剂都是中性的,对金属基本无腐蚀。针对不同材质设备有专用的缓蚀阻垢剂,镀锌蒸发冷有蒸发冷专用缓蚀阻垢剂,对锌几乎没有腐蚀。
4、超分子缓蚀阻垢剂的腐蚀率和阻垢率都是多少?符合国家标准吗?
超分子缓蚀阻垢剂的腐蚀率和阻垢率都是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甚至低于国家标准。
| 国家标准 | 超分子缓蚀阻垢剂 |
腐蚀率 | ≤0.075mm/a | ≈0.048 mm/a |
阻垢率 | ≤3.44×10-4 m²•k/w | ≤3.44×10-4 m²•k/w,99% |
浓缩倍数 | ≥5 | 最高可达10 |
5、超分子缓蚀阻垢剂用法用量是多少?
对于普通的循环水系统的用量,首次投加保有水量2kg/吨,补水量50ppm即50g/吨。以1000吨的保有水量100吨/天的补水量为例:
首次投加药剂量为:2kg/吨*1000吨=2吨
一年的补加药剂量为:50g/吨*100吨/天*365天=1.825吨
一年用药总量为3.825吨。
6、与普通缓蚀阻垢剂相比,中性超分子缓蚀阻垢剂有哪些优越性?
对比项目 产品名称 | 普通缓蚀阻垢剂 | 中性超分子缓蚀阻垢剂 |
作用机理 | 只是对水质进行稳定处理: 1、晶体畸变 2、络和增溶 3、凝聚和分散 | 通过药剂的超分子识别和选择性组装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优于纳米膜的超分子膜,从而使缓蚀和阻垢的效果接近100%。 既通过对水质进行稳定处理,又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超分子膜,双管齐下从而达到清洗、预膜、保护金属的目的。 |
性质 | 酸性有腐蚀性 | 中性无腐蚀 |
固含量 | ≥25% | ≥55% |
用量 | 100g/吨 | 50g/吨 |
价格 | 8-10元/kg | 12-15元/kg |
浓缩倍数 | 国家标准是不能低于5。 | 5-10之间,最高可达10,节约用水3到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