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容大材料腐蚀检验有限公司
电话:0510-8203-1601 手机:189-6183-9099 QQ:1822-8628-22
/kingzoe2
公司的金属腐蚀与防护检测实验室,腐蚀设备齐全,专业技术能力雄厚,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腐蚀检测服务。欢迎社会各界有需朋友参观探讨。
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在晶粒之间产生的一种腐蚀现象称为晶间腐蚀。
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即会沿晶界断裂、强度几乎完全消失,这是不锈钢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HAZ)、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称刀线腐蚀(KLA)。
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能力的必要条件是铬的质量分数必须大于10~12%。当温度升高时,碳在不锈钢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大于铬的扩散速度。因为室温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约为0.02%~0.03%,而一般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均超过此值,故多余的碳就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在晶间形成碳化铬的化合物,如(C r Fe)23C6等。数据表明,铬沿晶界扩散的活化能力162~252KJ/ m o l,而铬由晶粒内扩散活化能约540KJ/m o l,即:铬由晶粒内扩散速度比铬沿晶界扩散速度小,内部的铬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不是来自奥氏体晶粒内部,而是来自晶界附近,结果就使晶界附近的含铬量大为减少,当晶界的铬的质量分数低到小于12%时,就形成所谓的“贫铬区”,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铬区就会失去耐腐蚀能力,而产生晶间腐蚀。
GB/T4334-2008 方法A
GB/T4334-2008 方法B
GB/T4334-2008 方法C
GB/T4334-2008 方法D
GB/T4334-2008 方法E


检测周期= 实际实验周期+3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