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洛阳鼎
【编号】:YC032
【规格】:高23厘米口径20厘米宽16厘米
【重量】:约2.6kg
备注:可根据客户要求批量加工各种规格样式器物,量大从优。网![](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7851552.jpg)
范铸法和失蜡法,范铸法较早,应用的最普遍,了解古代制造方法有助于辨伪。
范铸法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
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
根据从古代青铜作坊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专家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
范铸法工艺流程共分为五步:
第一步为塑模,用泥土塑造出铜器的基本形状。在制好的泥模上画出铜器纹饰的轮廓,凹陷部分直接从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则另外制好后贴在泥模表面;
第二步为翻范,用事先调和均匀的细质泥土紧紧按贴在泥模表面,拍打后使泥模的外形和纹饰反印在泥片上;
第三步为合范,将翻好的泥片划成数块,取下后烧成陶质,这样的范坚硬不易变形,称为陶范。将陶范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称为外范。外范制成后,将翻范用的泥模均匀削去一薄层,制成器物的内表面,称为内范,铜器的铭文就刻在内范上。将内外范合成一体,内外范之间削出的空隙即为铜液留存的地方,两者的间距就是青铜器的厚度;
第四步为浇注,将铜液注入陶范。待铜液凝固后,将内外陶范打碎,取出所铸铜器。一套陶范只能铸造一件青铜器,因此不可能存在两件一模一样的青铜器;
第五步为打磨和整修。刚铸好的青铜器,表面粗糙,纹饰也不清晰,需要经过打磨整修,才能成为一件精致的铜器。[2]
失蜡法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
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
春秋晚期,中国人可能就已发明了失蜡法铸造工艺。失蜡法的工艺流程分为三步,首先以易熔化的石蜡制成蜡模,用细泥浆多次浇淋蜡模,使之硬化后形成铸形。然后,将铸形烘烧陶化。这一过程中,石蜡熔化流出,于铸形中形成空腔。最后往空腔中浇注铜水,制成器物。失蜡法通常用于铸造那些外形非常复杂的青铜器,河南淅川出土的楚国铜禁以及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尊盘被认为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浑铸法
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称为浑铸法。器形过大或形状过于复杂,需要将整个器物分为数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分铸法。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口浇注铜水,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7879223.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7908778.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7938325.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7974669.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706/603/100016170603_14405828004158.jpg)
我公司是仿古青铜器业内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的知名企业。公司经营方式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从模型设计制作成品浇铸到上锈作旧一条龙生产。能仿制(复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物,主要有人物及宗教塑像类,鼎壶类,车马类,尊类等一千余种产品。年生产数十万件之多。并承接城市青铜雕塑,博物馆(院)楼堂馆所的文物复制和展示业务,还可为客户量身订做多种精美的仿古工艺品。产品销往全国及台湾、香港、澳门、俄罗斯、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已被国内百余家博物馆收藏或展出,并成为许多大型企业的"镇宅之宝"。中央电视台二套、四套、七套及《中国特产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均作过专题报道,并对广发青铜器给予了高度评价。
欢迎个人及经销商订购加盟!
联系人:赵先生
手机:18539590072
Q Q: 3332485708
地址:洛阳市宝龙国际批发中心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