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大佛和四大菩萨,菩萨在佛的眼中地位底下,佛陀释迦牟尼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是教主,相反,他告诉人们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众生都可成为和他一样的佛,而所谓“佛”也只是指“觉悟了的修行者”。菩萨是佛的护法!佛法的根本是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在它的发源地印度早就消失了,而到了中国才发扬光大的,所以中国不可能没有他的菩萨就创造观音并且在所有佛和菩萨中她是唯一的女性。观音也很买中国人的帐,她本来是为了替父治病,在各种磨难中成了千眼千手的菩萨,所以她是驱病,保子女,降福人间的象征!四大菩萨:地臧,文殊,普闲,韦托!
1、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
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 发现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两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饰物。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
2、红山文化雕塑妇女像 内蒙古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妇女像,头部残缺,残高3.8厘米,泥质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较细,下半身呈□叭座状。
3、新开流文化陶塑人像 1972年秋采集于黑龙江密山新开流遗址的墓葬区,造型颇似人物胸像,以夹砂灰陶制成,锥划出五官,作尖顶、睁眼、有须、方颏的模样,风格古朴,具有古代渔民的装束特点,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开流文化遗物。
4、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1973~1978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在遗址第三文化层,先后出土两件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①长椭圆形人像,高约4.8厘米;②陶塑人头,高4.5厘米。这两件皆捏塑而成,颧骨突出,造型稚拙。遗址第二文化层为距今5200年前的堆积,从中出土一件陶塑人头,高4厘米,外眼角上挑,颧骨突出,精神饱满,塑工比前期进步,造型特征有明显继承关系。两件头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
铜雕人物像是我们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铜雕塑。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人物雕塑主要包括历史人物雕塑、现代人物雕塑、欧式人物雕塑等等。借以反映出社会生活、表达出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人物雕塑属于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
铜雕的文化博大精深。铜雕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出现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制作的水平也是非常好的铜雕文化贯穿于我国整个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铜文化自它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铸铭着时代的印记。
弥勒佛是一个大菩萨,它的欢笑可以说成心如虚空,遍满一切,又可认为是接引众生未来共弥勒佛赴龙华大会。它的一笑给予世人一种乐观的人物态度,各种不同的人们在它的笑意形态上获得启发,获得正法的帮助,起到帮助人们的结果,让世人忘记当前的烦恼痛苦和忧愁,获得自己内心的自由自在,让世界产生善念,忘记一些的邪恶想法,主要是让世人如何懂得放下、自在、随缘,功德,以上就是铜弥勒佛代表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