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R防水卷材送检
聚乙烯丙(涤)纶复合防水卷材聚乙烯丙(涤)纶复合防水卷材是以原生聚乙烯合成高分子材料加入抗老化剂、稳定剂、助粘剂等与高强度新型丙(涤)纶丝无纺布,过自动化生产线一次复合而成的新型防水卷
XPR防水卷材送检—荣获“”称号!
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BAC防水卷材地下水不会直接侵入地下室。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只受到土层地潮的影响(所谓地潮是指土层中的毛细管水和地面水下渗而造成的无压水),一般只做防潮处理。地下室的防潮设计是在地下室外堵外面设置防潮层。具体构造要求是: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经必须饱满;在外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垂直防潮层是在墙外表面先抹一层20M厚1:2.5水泥砂浆(高出散水300M以上)找平层后,涂刷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至散水底)或者BAC防水卷材或SBS防水卷材等,最后在其外侧回填隔水层。一般为低渗透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在北方地区常用2:8灰土,南方地区常用炉渣),并逐层夯实,土层宽度500M左右,以防地表水的影响。
另外,地下室所有的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底层地坪附近,一般设置在结构层之间。另一道设置在室外地面教水坡以上150—200mm的位置,以防地潮沿着地下墙身或勒脚处墙身入侵室内。为了调节墙体与地坪层不均匀沉降的接缝处的防潮,常用油膏嵌缝。
XPR防水卷材送检—选择“”防水卷材的客户都这样安装
利润率成为染料业的难解之痛
从表面上看,国际金融危机是对染料行业增长速度的拖累,实质上则是对单纯依靠产能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的冲击。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在上周举办的后危机时期国际染颜料业论坛上表示。从当下染料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冲击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现行业利润率持续低下。 高附加值产业遭遇低利润率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擢介绍,我国染料业的两个主要品种是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其中,活性染料的利润率尤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的纯利润仅为3%~5%。这是因为,活性染料此前出口占30%,近两年外销持续下降使国内的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眼下,大企业或许还能挺一段时间,中小企业就不好说了。而分散染料的情况虽然要稍好一点,但长期走势也不容乐观。 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志峰在论坛期间表示,由于利润率普遍较低,国内染料企业近几年做得都比较辛苦。作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染料只有几个点的利润是不正常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染料业自身的发展,还拖累了上游中间体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盈利水平,从而使整个产业链的资金吃紧,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投资难以保障,进而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由于上游中间体的生产集中度很高,基本都是几家企业主导着市场供应,一旦出现事故导致减产或停产,将直接冲击到染料行业。前一段时间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家中间体工厂发生爆炸,原料价格立马上涨,染料企业随之陷入被动。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市场的走向,而是染料产业链太过脆弱。因为经济再不景气,老百姓都是要穿衣服的,而产业链出问题的话,则会冲击全国乃至全球的染料市场。项志峰表示。 田利明也对这样的局面感到担忧。他指出,产品雷同、高端不足和恶性压价是染料行业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染料原本是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价格的精细化工产品,在许多化工跨国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两年来,染料市场处于产大于销的局面,导致了同业间的非理性竞争。 强化市场协调谋求合理利益 项志峰表示,作为染料业龙头的龙盛公司,近几年曾试着与国内的几家大型染料企业进行协调,期望能够改变那种单纯打价格战的状况,并在初期取得了的一定成效,但最终由于彼此的利益冲突而未能持久。因此,还需要协会从中多做协调,结束无序竞争促进产业进步,同时还要消除下游印染行业在这方面的潜在担忧。 另有企业代表指出,国内染料市场的竞争往往是以价格为核心,这种状况对行业发展很不利。染料企业的技术创新、新品开发、节能减排、走出国门等,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没有合理的利润自然难以实现。他建议协会加入甚至主导染料企业间的市场协调,最好是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邀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加入,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田利明明确表示,现在染料的附加值、利润率和价格都比较低,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合理的,需要积极采取行动结束这一局面。行业联合发展的大方向没有错,协会也愿意在其中发挥协调作用。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不能通过垄断手法追逐暴利进而影响下游的利益。行业的目标应该是在成本之上、暴利之下,争取合理的利润空间。 他表示,染料企业近两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上半年有些大企业的业绩好转,不是因为行业整体空间得以拓展,而是一些小企业的关停腾出了市场。总体看来,下游对于染料企业适度提高利润率,应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因为染料产品占下游印染业的成本比例较低,在服装业所占的比例更低。可以说,染料行业具备提高利润率的基本条件。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才是根本 王擢提出,要加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力度,走集团化发展之路,通过行业洗牌实现过剩产能的压缩与调整;加大中高档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提升产品档次拓展利润空间;企业之间需要多沟通信息,强化协调改变无序竞争的状况;抓住国际染料市场回暖的机遇,虽然短期来看发达国家尚未走出危机,但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田利明强调,应加快创建中国染料的世界名牌,确立品牌发展规划,减少贴牌产品规模。品牌效应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企业已经比较重视品牌效应,但进展不够明显。现在活性染料中有几种产品成为中国名牌,但数量还远远不够。与占全球60%的产量相比,中国拥有的品牌显得太少了。 染料作为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发展前景依然看好,特别是绿色产品、品牌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持续扩大,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对于提高利润率要有信心,有了大家普遍的认同与努力,染料业距离高利润率时代也就不远了。田利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