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喂料程序
管壁厚度小于50㎜时,自前端(承插口或企口管的承口端)距管口约25-30㎜处依次喂至管口,再自另一端距管口约25-30㎜处依此喂至管口,
以保证两口辊压成型之后,由前端后退辊压成型管身。管壁大于60㎜时,可先均匀铺混凝土至管壁厚度的2/3,
以稳定钢筋,然后重复上述喂料程序。
2、喂料量以控制压实后混凝土高于挡圈3-5㎜为准,为便于观察应随时刮去挡圈上粘着的混凝土,有条件时可用
照射灯光检查。
3、喂料时控制料流均匀,连续无间断,或进或退一气呵成,不前后往返,不断续补料避免混凝土在管模内堆积,以
克服管模因局部偏厚而跳动,防止由此而造成混凝土开裂、塌落和钢筋骨架受到不均匀挤压而变形。


悬辊法生产工艺从1943年在澳大利亚“罗克拉”公司发明以来,目前在美国、英国、德国等近三十个国家采用。在澳大利亚、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水泥制管行业中,不仅在排水管生产中广泛应用,而且在输水管生产中也广泛应用。这些国家可以生产直径φ255-φ3000mm、长度可达5米的各种规格的排水管和输水管。
1、开机前首先检查各传动联接部分是否一切正常,然后将定位销取下,把活动门架向外拉开旋转90o,使悬辊轴脱出门架、支架、处于自由状态,待悬辊制管模具由行车吊起套入悬辊轴后关起门架,使悬辊轴支承在套内,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再将水泥制管模具落下,使模具两端挡圈内孔辊压在悬轴上,卸掉钢丝绳 ,移开行车,准备开车。2、开动调速电机使悬辊轴带动模具空转,正常运转后,再开动输送机开始向承料斗输送料,再通过喂料机输送带送入模具内,经离心力、辊压力、振动力的作用将混凝土逐渐密实成型,成型后将喂料皮带退出模具,最后关闭主电机。3、用行车将密实成型后模具吊起,使悬辊轴与成型后模具内壁架空,将门架打开,开行车将模具慢慢移出,脱离悬辊轴,放在养护小车上送入窑内蒸养,最后将活动门架恢复原始状态,完成一根砼管全部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