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程号角喇叭:
型号:HS-48
额定功率:50W
输入电压:100V
灵敏度:99dB
尺寸:362*252*310
材质:ABS

除了能提高效率之外,行程变短的另一个益处是使瞬态响应得到改良。与安装在音箱中的喇叭相比,号角喇叭的行程会减小到无号角时的1÷10,运动速度则将因之而增长10倍。假如要在相同的时间内从静止状况启动而达到这一速度,加速度也必须增长10倍,其成果是所吸收的能量将增长100倍。因此,号角喇叭具备非常疾速的瞬态响应,它所驱动的空气几乎没有惯性,这种疾速启动和刹车能力是非号角喇叭无法实现的。当驱动信号过去之后,振膜会极端敏捷地复原中立位置,厌恶的剩余振荡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因此,号角喇叭的解析力特别好,音乐细节特别丰盛。

历史的回忆 大概在100多年前,Emil Berliner创造了机械留声机。唱针滑过唱片沟槽所产生的机械振动非常强劲,无法听到,当时又没有电子放大器,所以用一个号角把振膜的振动放大,使人耳可以闻声,这就是最早的号角喇叭。尔后,一些号角喇叭的先驱者如Gustavus、Webster、Klipsch和Voigt消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探究号角技术的基本法则。1926年,Paul Voigt初次向英国专利局提交了tractrix号角的专利请求。 尔后就开始了号角喇叭的黄金时代。那时的电子管功放输出功率很小,必须应用高效率的喇叭与之配合,于是号角喇叭成为一时之盛。知名的经典产品有Altec Lansing设计的The Voice of the Theatre、Paul Klipsch的Klipschorn、Jensen公司的Imperial Hyphex Horns、Paul Voigt的Voigt Domestic Corner Horn以及英国Lowther公司的Acousta和Audiovector等。1925年,Kellog和Rice创造了动圈式喇叭,当时把这种喇叭称为“没有号角的喇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号角喇叭仍然居于优势位置。直到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Bardeen、Brattain和Shockley创造了晶体管。因为晶体管可以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高效率的喇叭已经不再是不可缺乏的必要条件,随着电子管的衰败,号角喇叭也日益衰败了。但即便在今日,仍然有一部分人觉得:高效率并不是号角喇叭的惟一优点,它具备一些其它扬声体系不具备的奇特优点,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并保持始终地推出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