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LED行业的爆发年,随着LED的发光效率与寿命提升,加上具备省电、节能以及环保的优势,LED取代传统照明的进程逐步加快。LED产业逐渐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企业间竞争加剧,收购、兼并频频发生,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引发一连串企业经营危机与产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目前,LED产业总共出现主要危机,雷士照明董事长兼CEO王冬雷又将如何应对?
1.市场竞争加剧
市场分析机构勒克斯研究公司最近预测,预计到2017年,中国LED照明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4%,远远超过照明市场5.6%的复合年增长率。随着各大照明企业纷纷向LED领域进军,LED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一直以来,雷士都拥有强大的“产供销”一体化体系,行业的竞争加剧加上电商的冲击让雷士亟需进行企业转型。面对这一局势,王冬雷积极拓展雷士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成立线上电商及O2O事业部。他表示,未来民用照明和商业照明将成为雷士业务发展的“双引擎”,共同推动雷士实现快速转型的战略目标。
据悉,雷士O2O商城已于今年5月15日正式上线。最初选择在江苏、山东两个省份试点,随后便在短期内迅速扩展试点省份的版图,O2O商城的试点已延伸至福建、江西、湖北、宁夏、山西、安徽、广东等十一个省,近三十个县市。这次销售渠道的升级将深入全国各地网点,全面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抢夺线上商机,最终实现零售端的销售增长。
2.价格战背后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面对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采取价格战赢取更多市场份额。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应对价格战的做法引发了一系列质量问题。今年5月,广州市工商局官网发布灯具抽检报告,结果显示,在抽检45家企业的70款样品中有40款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57.14%。出口欧洲、加拿大、美国的灯具也被迫召回。
在价格战面前,雷士照明显得很低调。由于雷士照明LED技术不断升级,其产品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可以买到相同品质的产品。王冬雷认为,中国制造不能只看到钱,更不能通过价格战赚钱,应该站到更高的层面,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因此,在王冬雷的带领下,雷士采取了多方面的调整。在市场管理方面,雷士照明对市场网店进行清理整顿,关闭落后网点和集中资源优势主攻业绩优良网点。在生产管理方面,雷士成立中央计划中心,精简生产办公室,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流程、严控成本费用等改善本集团的盈利水平。通过王冬雷一系列内外兼管的措施,雷士照明可以避免价格战带来的弊端,保证产品的健康发展。
3.出口LED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
上半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正式对部分LED产品及其同类组件启动337调查,其中更有企业被涉嫌专利侵权,严重影响我国LED企业的国外扩张之路。王冬雷认为,中国LED照明企业应提升技术水平、产品层次,突出产品特色,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上下游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的巨大空间中驰骋,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尊重。为此,王冬雷加强雷士照明与德豪润达的合作。作为国内照明企业龙头,雷士被业界认为有最好的品牌与最好的渠道,技术上则借助德豪领先的芯片技术实现技术上的跳跃,用技术打造品牌核心价值。王冬雷表示,未来德豪以先的技术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主要是以中国、东南亚、南美市场为主,包括部分欧洲市场,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张,把优秀的产品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