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特性是读速高于写,因此在无盘领域应用SSD时多用作读缓存来使用,SSD缓存源自PXD无盘的SSD二级缓存技术。这里的二级缓存不是指CPU的二级CACHE,而是指应用于无盘架构的第二级读缓存功能。
在无盘领域,一级缓存是指服务器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设置为系统包、游戏包快速读写用的存储空间。二级缓存是指利用SSD的快速读能力,将系统、游戏常用数据置于SSD内,从而满足客户机的快速读取需求。三级缓存是指客户机本地缓存技术, 主要实现客户机的快速回写。
在SSD作为缓存的方案中,缓存控制器——位于阵列前部或在服务器内部位置——可以监控热点I/O应用并制作其复本放在SSD上作为缓存,这样可以较传统的磁盘实现更快速的访问速率。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任何繁忙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性能上的提升,并且这种环境中的性能通常当缓存加入后可以立即提升。
另一方面,在缓存建立以后,磁盘驱动器上的负载就会减低,因为他们的I/O请求频率少了。这样就意味着当他们被要求I/O时就说明缓存中没有数据,他们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因此你的磁盘驱动器性能也会相应提升
分类方式: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类: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1]

一般它擦写次数普遍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为例,在SSD的平衡写入机理下,可擦写的总数据量为64G X 3000 = 192000G,假如你是个变态视频王每天喜欢下载视频看完就删每天下载100G的话,可用天数为192000 / 100 = 1920,也就是 1920 / 366 = 5.25 年。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每天写入的数据远低于10G,就拿10G来算,可以不间断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话,可以不间断用104年!这什么概念?它像普通硬盘HDD一样,理论上可以无限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