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闪存与SLC闪存的区别编辑
在MLC闪存的每个存储单元内,可以保存2bit,而SLC闪存每个存储单元内,只可以保存1bit资料。因此在相同的面积上,MLC比SLC闪存提供多一倍的容量,存储成本较低,因此用MLC制造高容量固态硬盘产品更为划算。不过,由于每个MLC存储单元中存放的资料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出错的几率会增加,必须进行错误修正,这个动作导致其性能大幅落后于结构简单的SLC闪存。此外,SLC闪存的优点是复写次数高达100000次,比MLC闪存高10倍。
在固态硬盘尚未平民化之前,SLC闪存已经率先应用在传统硬盘上,并打造出新一代的磁性硬盘。混合硬盘的原理和微软全新一代Windows Vista (Windows 7)操作系统上的“Ready Boost”功能相似,两者都是通过增加高速闪存来进行资料预读取(Prefetch),以减少从硬盘读取资料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不同的是,混合硬盘将闪存模块直接整合到硬盘上,理论上新一代的混合硬盘不仅能提供更佳的性能,还可减少硬盘的读写次数,从而使硬盘耗电量降低,特别是使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能力提高。
由于一般混合硬盘仅内置256MB的SLC闪存,因此成本不会大幅提高。同时混合硬盘亦采用传统磁性硬盘的设计,因此没有固态硬盘容量小的不足。
不过,有些朋友可能还有一个疑问,现在闪存的售价如此低,为何混合硬盘整合的闪存容量只有256MB?其实,原因与固态硬盘相似,现在采用的闪存都属于NAND类型,可再细分为SLC和MLC。它们的差异在于SLC的读写次数及速度均比MLC高,不过成本则以SLC较贵。由于混合硬盘需作频繁的读写操作,同时也需要使用高性能的闪存,所以厂商一般选用价格较高但速度更快的SLC闪存,故混合硬盘内置的闪存容量相对较小。
混合固态硬盘的发展
存储产业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客户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数据量的成长,另一个方法就是寻求单位存储成本降低的方法。不过,除非某些科技出现超大幅度的跃进,单位存储成本的下降是不会独厚某一种技术的;当磁盘的单位存储成本在下降的同时,磁带的单位存储成本也同样在下降,而且降幅甚至比磁盘还大。这使得有大量数据归档需求的企业,还是会选择磁带做为数据归档或离线存储之用。
同样的状况也出会现在固态硬盘与磁盘硬盘之上;基于价格/性能比的因素,企业用户很自然的会把固态硬盘当成“零级存储”来使用,没有一家企业会把所有的数据都放在固态硬盘之上,除非整个企业的数据量少到只需要几颗固态硬盘就可以搞定;更何况以现有的技术水准,固态硬盘还存在着写入次数的限制,除了对效能极度要求的应用外,一般的线上数据与备份数据,多半还是会存放在传统硬盘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