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经过射流吸气装置,在一定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使空气限度地溶入水中,通过快速减压释放,形成直径在30um~50um左右的小气泡。 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剂PAC或PAM(PAC为400—1000mg/l,PAM为PAC 的1/5左右),经过3min~15min的有效絮凝反应。其时间、药量和絮凝效果须由实验测定,原水经过絮凝反应,进入接触区。在接触区内,微气泡与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进入分离区,在气泡浮力的作用下,絮体与气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沫机刮至污泥区。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自流至清水池。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另一部分则排放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环保工作者用以解决污水脱氮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u 利用系统中培养的硝化菌及脱氮菌,同时达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机物及氨氮的目的,与经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增加脱氮三级处理系统相比,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电耗低、占地面积少。A/O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脱水。 u A/O生物法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相比耐冲击负荷高,运行稳定。 u A/O生物处理系统因将NO2-N转化成N2,因此不会出现硝化过程中产生NO2-N的积累,而1mg/ NO2-N会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时,虽然氨氮浓度可能达标,但COD浓度却往往超标严重。采用A/O生物处理系统不仅能解决有机污染,而且还能解决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标小于15mg/l。总之,经过本工艺流程,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