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病毒病能治么?如何治疗?
问:番茄(辣椒、茄子)病毒病在坐果之前还能救过来么?
问:番茄(辣椒、茄子)叶片顶端黄叶,植株矮化,怎么办?
答:番茄(辣椒、茄子等)病毒病有三种类型:1、缺素致使植株生长不良、自身免疫力低下、抗病毒能力差,像花叶、条斑、小叶等症状基本是这种原因导致的;2、像刺吸类飞虫如烟飞虱、白粉虱等为传播媒介致病的,像番茄TY病毒病主要是这种原因导致的;3、假性病毒:由螨虫造成的蜷叶等症状似是而实际不是病毒病。
病毒病原是寄生在活细胞内,无任何药物能在保障细胞健康情况下杀灭病毒病源,所以存在病毒病能不能治的问题。多年的实践后,我们认为病毒病能“治”,这个“治”是控制、防治。控制就是使用钝化抑制剂达到钝化抑制病毒病原的目的,使其不能复制、危害;防治就是隔断传染源,促使作物健康、发挥营养抵抗作用,同时钝化、抑制病毒的复制。小叶、花叶、条斑等病毒病通过医养结合方法(钝化抑制、营养抵抗)就可控制住,而且控制住后不易复发。
番茄TY病毒病为代表的传染性病害防治难度较高:1、难以切断传染源,像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露天反季节西红柿在西红柿生长期飞虫类病毒传播者遍地都是,即使治好了,也易再侵染发病,所以用药效果差;而设施内的只要防虫、杀虫到位,则治疗后不易复发。2、隐形病株较多,番茄TY病毒具有发病快、危害严重的特征,显症的是传播、侵染、危害的结果,但其实还有很多被传播、被侵染的植株会相继显症,但钝化抑制与营养抵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所以大家在用药后再看到显症植株都认为不能“治”。3、在见症病株达到30%以后,加上隐形病株其实基本上已普遍受害,没有了“治疗”的必要,但在病株较少、危害较轻、发病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钝化抑制病毒病原、减轻危害、营养复壮作物、提高免疫力达到不扩散蔓延、不危害作物甚至使轻微症状植株继续生长还是有可能和必要的。使用产品包括番茄TY1号、蔬菜病毒专用、TY2号等这些产品都具有钝化抑制病毒病原、营养复壮作物功能。至于虫害导致的假性病害需要甄别明白,使用杀虫剂(杀螨剂)即可。
/?493.html
/?492.html
问:蔬菜病毒病前期防了,为啥还是会发病?
答:蔬菜病毒病涉及多种作物,防病毒能力差异大,对防病毒的要求大,如粉色西红柿(特别是不抗病毒品种)、小油瓜、西葫芦品种部分品种易得病毒病,前期防了,但不一定就确保安全了,原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 那些易感病毒品种主要在于传染源,传染源切断了么,设施类把棚内烟飞虱、白粉虱都杀尽了么,露天的就没有必要了(烟飞虱、白粉虱杀不尽),前期就是控制住了,有了传染源,照样进行传染,照样发病。
2、 病毒是杀不死的,只能控制,抑制其活性,抑制复制,在后期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立马大量复制,进而表现症状。病毒抑制剂的药效是有期限的,前期防控1次大约7-10天左右,过后应该继续防控,继续补喷,间隔的时间要短,要有足够的剂量和次数,才能有效地控制住。
3、 防控的时间要正确,到了病毒病高发期(特别是侵染到果实上去了),想控制都是很难的了,在苗期、开花前后进行防控为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