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吨蒸汽燃料耗量(kg/t)?164.4?77.5?65.4?67.4 巴恩斯说:“黏土一般是扁平的颗粒,而沙一般是圆形的颗粒。但生物炭却没有固定形状,因此不仅在自身内部产生了复杂的通路,还在土壤空隙中产生了复杂的通路。”她和同事认为,正是这些复杂的通路使水分在沙中的渗透减缓、在黏土中的流动加快。巴恩斯认为这意义重大,因为尽管黏土可以贮存大量水分,但这些水分要穿透土粒抵达植物根部却很费力。一些研究表明,与普通土壤或是仅添加了堆肥的土壤相比,添加了生物炭的土壤能让植物长得更好。
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我国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从能源结构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经验来看,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两大主要措施。我国可收集并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约7.1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目前过低的利用率与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严重不匹配,未来发展的大空间必将逐步释放。 从8月13日开始,公众只需要登录光大国际的网站(/global/home.php),在“环境管理”菜单中点击“信息公开”,就可以查询到光大国际至今投入运行的12个公司的16个环保能源运营项目的环境管理信息,例如,烟气、渗滤液出水水质等当月检测最高值、最低值。这些项目都是垃圾焚烧项目,即将生活垃圾投入高温焚烧炉中,将其转化为绿色电力。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但是,垃圾焚烧的排放指标一直是市场及公共关注的焦点。光大国际所建项目烟气排放指标均全面执行欧盟2000标准,经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2.4碳化成型3、操作简单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是使用的废弃的材料制作的,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具有环保的新燃料,虽然之前使用的材料也是可燃烧的,是普通常用的燃料,例如秸秆的,按秸秆的燃烧速度相当快,使用大量的秸秆才能烧开一壶水,如果制作成颗粒燃料则减少了能源的使用,将现在废弃的燃料加工成绿色环保燃料,相应相关部门的政策,使材料循环使用。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特点:具有生物质燃料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随着世界各地对生物炭感兴趣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关于生物炭的讨论也会随之增多。比约恩·恩布伦负责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绿化。他介绍说斯德哥尔摩从2009年就开始使用生物炭来促进植被的生长。恩布伦认为,近几年城市树木长得特别健康,生物炭功不可没。2014年9月,来自纽约的慈善组织彭博慈善基金会向斯德哥尔摩市捐资100万欧元(约120万美元),用于一项覆盖全市的环保项目,该项目可以把居民的花园废料、食物垃圾甚至污水转化为生物炭。并非所有研究都表明生物炭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生物炭甚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还有一项研究认为,生物炭会降低一些有助抵御昆虫和病菌侵袭的植物基因的活性。 2014年,国际新能源署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到2030年生物质能量可能要占可再生能源的60%,在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可能由现在的10%增加到20%。因此,在我看来,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将引发能源领域的变革,也将在全球掀起新的浪潮。”石元春表示。2月1日,湖北省《关于全省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获得该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据了解,由省人代会对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作出决定,在全国尚属首次。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风能、太阳能新增装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却不断走低。去年9月生物质能源大会上一位专家曾调侃:“在欧洲,我们在谈论新能源产业,往往会说生物质、风能、太阳能,把生物质放在首位。然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说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生物质的地位,已经被放在了‘等’的行业里面,太受伤了。”这种困局,并非我国不重视产业的发展,根据清华-力拓资源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共投入了约315亿元专项用于沼气建设与发展,大部分资金被用于户用沼气的补贴。200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指示学习引进欧洲技术,并由发改委牵头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林业局去欧洲考察。我国现在不少沼气项目都采用了德国技术。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风能、太阳能新增装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却不断走低。去年9月生物质能源大会上一位专家曾调侃:“在欧洲,我们在谈论新能源产业,往往会说生物质、风能、太阳能,把生物质放在首位。然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说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生物质的地位,已经被放在了‘等’的行业里面,太受伤了。”这种困局,并非我国不重视产业的发展,根据清华-力拓资源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共投入了约315亿元专项用于沼气建设与发展,大部分资金被用于户用沼气的补贴。200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指示学习引进欧洲技术,并由发改委牵头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林业局去欧洲考察。我国现在不少沼气项目都采用了德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