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当前生物质燃料的推广主要依托政策引导、补贴以及禁煤的力度和范围。一旦补贴消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出现问题。”杨晓亮表示。对于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的原料收储运难题,庄会永建议,唯有发展规模化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才是解决途径。“先进的设备是基础,从刨根打捆到联合收获,即高效又节省人力,在市场上应用前景也很明朗。”发展生物质能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环节,尽管在原料可持续供应、产业规模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政策和相关技术创新,我国生物质能源一定会有更大突破。”庄会永说。“我国生物质发电目前最大的瓶颈是燃料不足,燃料供应是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常运营的前提,但我国生物质原料存在分布不集中的现状,为原料收集带来巨大的困难。”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注1:水温对密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a)对于单次测定,柑祸架为由耐热钢丝制成的环,陶瓷盘放在?腿的内凸起上,直径为25mm,厚度为2mm,如图2(a)所示。? ? 生物质能源被认为是今后主要的新能源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由于大多数的农林废弃物都是低密度散状物料,因此必须经过致密成型加工以方便运输、储存和燃烧,然而致密成型加工必将增加生物质燃料的成本。目前,我国采用的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主要有螺旋式、活塞式和压辊式3种挤压方式。这几种燃料制造技术均为传统生产工艺,由于散状生物质材料的力传递距离小,只有3~5mm,实际生产中,挤压过程中的正压力不能传导到成型腔中。利用传统工艺原理进行致密成型颗粒燃料的加工中,普遍存在着成型设备能耗高、磨损严重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造成生物质致密成型颗粒燃料的成本偏高,严重影响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及致密成型颗粒燃料的发展和推广。因此,研究生物质致密成型机理和新的成型工艺,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能耗、减少加工成本,减少对原料成型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将是生物质致密成型颗粒燃料推广应用的关键,同时还需国家和地方为生物质致密成型颗粒燃料的发展提供相关的配套政策。国外生物质资源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政策的刺激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一直在组织进行生物质废弃物的清洁、方便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并以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虽然应用比例虽小,却是发展方向,也是今后国家扶持发展的对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十分有利,同时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2014年6月,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生物炭可能是最具潜力的、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物质。因为,生物炭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能,还可能成为“气候智能型”农业(climate-smartagriculture,这种农业能经受诸如气温升高、降雨减少和土壤贫瘠化等气候变化的影响)的重要元素除了应用于农业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将生物炭应用到其他领域。生物炭可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结合,使重金属不容易接触到植物或进入水源。生物炭的这一特性引起了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机构和尝试改造废矿的公司的关注。 目前农作物秸秆的收购价为160元/t,生产秸秆成型燃料的能耗为70kwn/t,折合70元/t,秸秆成型燃料的用工成本为45元/t,设备折旧为10元/t,维修费为5元/t,其他费用按10元/t计算,则1t秸秆成型燃料的生产成本为300元/t,现在秸秆成型燃料的销售价格为450元/t左右,那么1个秸秆成型燃料加工厂按年产3000t计算,1年创收45万元。基本上1年就能收回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另外,生物质燃料在美国市场上约170美元/t,如果成本不超过300元/t,按70-80美元/t出口,这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 液压驱动活塞成型机是油泵在电机的带动下,把电能转化成液体的压力能,驱动活塞冲压生物质原料通过成型套筒制成生物质致密成型颗粒燃料[2,23矧。由于液压动力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一个成型周期(预压紧→塑性变形→保型→停歇换向)内,各段所需的压强实现“按需增能”,从而可使成型颗粒燃料单位产品能耗大大降。 6.3.3细钢丝绳―第8部分:机械耐久性。 8.1收到基堆积密度的计算 根据式(1)计算生物质颗粒燃料收到基的堆积密度: 8.2干物质堆积密度的计算 根据式(2)计算干物质的堆积密度: ―与本标准的任何偏差; 6.1.2.1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