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的优势
智能电表的主要类型有IC卡电表,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简称刷卡,下同),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当表内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拉闸断电报警(或蜂鸣器报警),此时用户在感应区刷卡即可恢复供电;当剩余电量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用户必须再次持卡交费购电,才可以恢复用电
国网公司将精心组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全面开展6类41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这些工程包括:支持新能源开发工程、支撑分布式电源应用工程、促进便捷用电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工程、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和提升电网智能化工程。
与此同时,国网公司将积极申报并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家智能电网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际智能电网技术合作项目等国家有关部委立项的智能电网项目,加强协调组织,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国网公司还将持续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和调研评价,集中攻关一批最新前沿技术,确保国网公司智能电网核心技术国际领先;研发突破部分实用化关键装备,不断转化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成果;调研评价典型省级智能电网,客观衡量电网智能化水平。
榆林实现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
1月4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13255块智能表开始正式计费运行,智能表覆盖率实现了100%;其中接入采集系统12564只,低压10868只,高压1696只,采集系统覆盖率实现100%(变电站表计不在统计范围内);2014年以来,该公司总计安装负控终端1323台,安装接入率为 100%,通信成功1185台,通信成功率达到89.5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统是“大营销”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项基础和重要支撑。陕西省电力公司于2013开始部署该项工作,集抄设备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牵涉面广,协调环节多、实施工期紧、建设要求高。为确保2014年年底前实现智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该公司从2013年第一季度起实施周通报制度,并随时开展施工质量检查,积极沟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人员上下齐心,全力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
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后,电表抄收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对低压客户的电表读数远程抄表、电表异常远程监测和和电压检测等工作,一是使抄表更准时准确、送电更及时;二是发生用电异常时能更好的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保证客户用上合格的放心电,真正实现“你用电、我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