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时间和储藏环境对电池实际可用容量及寿命的影响
蓄电池是渐变失效的产品,这是由于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性能都是逐渐老化的.电池充满电后若处于长期储存状态下,会进入自放电过程,其容量将逐渐减少,且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储存状态下造成电池自放电的原因是电池内部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不论阳极还是阴极,其活化物质都会经分解逐步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并转变成稳定的硫酸铅,这就是自行放电.电池自行放电是在存储中降低容量和寿命的内在原因,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会加速自放电过程.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各种原材料的化学反应速度将加大一倍,电池寿命也随之缩短一半.一般来说,应尽可能使电池温度保持在20-35摄氏度.温度太高或太低,均对电池储存寿命不利.电池的储存寿命(达到容量变化到最小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密封蓄电池的储存寿命与储存时间和储存的环境温度的关系是: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蓄电池可供实际利用的容量下降,储存环境温度越高,容量下降越明显.对于长期储存的电池,视其容量变化情况可分别处理:
实际容量大于等于80%设计容量:不需要补充充电;
实际容量等于60-80%设计容量:使用前要补充充电,此时补充充电可帮助恢复原有容量;
实际容量小于等于60%设计容量:在此情况下,补充充电很可能已无法恢复原有容量,所以应
严禁蓄电池在此种情况下储存.
为了保证蓄电池总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长期搁置不用的蓄电池,必须每隔一定时间重新放电充电一次,以达到激活的目的,恢复电池原有的容量.针对储存环境温度的不同,建议补充充电的时间间隔是:
储存温度小于等于20摄氏度,每隔6个月补充充电一次;
储存温度20-30摄氏度,每隔3个月补充充电一次;
储存温度大于等于30摄氏度,不要储存,应改善储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