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常数
:30.55kPa(10℃)
熔 点:-95.1℃
:1.3266(20/4℃):640℃。
(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
:6.0795MPa。
:3.4。
吸收波长:24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混溶。
后产生HCl和痕量的,与水长期加热,生成甲醛和HCl。进一步氯化,可得CHCl3和CCl4。无色易挥发液体,难燃烧。二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反应部分水解生成甲醛。工业中,二由天然气与反应制得,经过得到纯品,是优良的,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等,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剂、制冷剂和灭火剂等。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比稍强,使用高浓度二时应注意。
:在一般温度()下没有湿气时,二比其同类物质(氯仿及四氯化碳)稳定。
危害分解性:长期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
危害之聚合:不会发生。
反应性及不相容性:
1.一般金属:於室温下使其少许的分解。,锌与其在低温下不形成格氏试剂类的化合物,但高温下易生成卡宾试剂。
2.当受相当於或少于25 克的震荡时,二与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3.与锂的碎片混合,对震荡很敏感且会爆炸,有时爆炸程度相当剧烈。
4.如果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或在中,以及在四中有钾、钠、钾-钠合金,种种状况下都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形成爆炸性产物。
6.强氧化剂: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7.: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8.、某些不锈钢、铜及镍:高温及水存在下会腐蚀此类金属。
9.铝粉:於适当压力,95℃下会产生无法控制的。
10.胺类:放热反应。
11.会与下列化合物激烈反应:胺类、、硝酸、钾化钠……。
12.塑胶、橡皮、和一些涂料表层会被分解。
13.有可能聚集而引发。
二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6.38
2、摩尔体积(m3/mol):67.8
3、等张比容(90.2K):148.8
4、表面张力(dyne/cm):23.1
5、极化率:6.49
二化学性质
二稳定性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二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二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二能很快溶解在、、、、、、、中。纯二无,含等体积的二和汽油、溶剂或的溶剂混合物是不易燃的,然而当二与或甲醇液体以 10 :1 比例混合时,其混合液具有闪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6.2%~15.0%(体积)。二是中最小的,其毒性仅为毒性的 0.11%。如果二直接溅入眼中,有疼痛感并有。二的蒸汽有麻醉作用。当发生严重的中毒危险时应立即脱离接触并移至处,一些中毒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不会引起持久性的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LD501600~2000mg/kg(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发育异常。
: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时下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二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环境影响:1.二可由下列方式放入大气中:喷雾器之推进剂、油漆、金属去油剂。
2.空气流布:二进入大气中会和氢氧反应而发生分解,其半生期为数个月。
3.: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和污泥种 (Sewage seed)或活化淤泥反应,在6小时到7天之间会完全的生物分解。
4.虽然缺乏实验数据,但是由於二的与水分配系数低,因此可推断其不会有生物浓缩的现象。
5.自水/土壤挥发性二的很高,很迅速而稳定的由水中蒸发,其由水中蒸发的半生期为 3-5.6 小时。
二稳定性
1.毒性很小,且中毒后苏醒较快,故可用作麻醉剂。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年轻成年大鼠经口LD50:1.6mL/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00×10-6。操作时应戴防毒面具,发现中毒后立即脱离现场,对症治疗。在甲烷的氯化物中最小。蒸气的麻醉性强,大量吸入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鼻腔疼痛、头痛、呕吐等症状。慢性中毒时会引起眼花、疲倦、食欲不振、造血功能受损、红血球减少。液体二与皮肤接触引起皮炎。大鼠吸入浓度90.5g/m3蒸气90分钟死亡。嗅觉阈浓度522mg/m3,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1740mg/m3。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碱金属、铝。
4.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分解产物:氯化氢、光气。
安全信息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1593 6.1/PG 3 |
WGK Germany:
2 |
危险类别码:
Xn,T,F |
安全说明:
S23-S24/25-S36/37-S45-S16-S7 |
RTECS号:
PA8050000 |
安全信息-海关编码:
2903120001 |
二制备
制法:1.天然气氯化法 天然气与氯气反应,经水吸收氯化氢副产盐酸后,用碱液除去残余微量的氯化氢,再经干燥、压缩、冷凝、,得成品,其中氯气 100% 4000 、天然气(标准状况下)、甲烷含量97% 1000m3/t 、 100% 274。
2.氯化法 与氯气在4000kW光照下进行反应,生成二,经碱洗、雎缩、、干燥和精馏得成品。主要副产。 ≥98% 746 、 ≥99.5% 854 、 30% 221。
工业一般通过甲烷的氯化来合成。甲烷氯化得到包括四种在内的一堆混合物,不过由於各自沸点拉开的距离比较大,可以方便地通过普通的技术来。
二用途
二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大量用于制造安全、聚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脱模剂、。
二为无色液体,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羟苄青霉素和等;还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石油脱蜡溶剂、气溶胶推进剂、有机合成萃取剂、等泡沫塑料生产用和金属清洗剂等。
二在中国主要用于胶片生产和医药领域。其中用于胶片生产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0%,医药方面占总消费量的20%,清洗剂及化工行业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0%,其他方面占10%。二也用在工业制冷系统中用作载冷剂使用,但危害很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用于谷物熏蒸和低压冷冻机及空调装置的制冷。在聚醚型尿烷泡沫塑料生产中用作辅助发泡剂,以及用作挤压聚砜型泡沫塑料的发泡剂。
二还是用来制作脱咖啡因咖啡的物质。咖啡先通过蒸煮,使咖啡因溶解出来并漂浮在表面,然后使用二来去掉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