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沿石模具维修工艺路线规程的编制
一般来说造成废品的原因很多,如本身材料、成形工艺、模具失效等等,这里主要讨论因模具失效而导致废品的模具修复过程。
在找到损坏具体原因后,进行工艺分析明确维修对象和目的,对症下药确定维修方案。对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成形零件需改变结构及改善工艺性能,对部分零件损坏、磨损和变形失效的要进行更换、修补和镶拼,正确选择加工基准方式余量和装配修正量。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维修周期及制品批量拟定总的修理步骤,合理划分工序,必要时附上加工、装夹示意图,方法力求简单、经济、切实可行。各种方法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将工艺文件编写成规程文件。
塑料路沿石模具设计要考虑的结构要素有:
1、浇注系统,即由注塑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特别是浇口位置的选定应有利于熔融塑料在良好流动状态下充满型腔,附在制品上的固态流道和浇口冷料在开模时易于从模具内顶出并予以清除。
2、塑料收缩率以及影响制品尺寸精度的各项因素,如模具制造和装配误差、模具磨损等。此外,设计压塑模和注塑模时,还应考虑成型机的工艺和结构参数的匹配。在塑料模具设计中已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对路沿石模具主要成形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以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耐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路沿石模具质量。对于表面强化,要根据不同用途的模具,选用不同的强化方法。模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也是提高模具质量的一大因素。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模具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新产品投产及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与市场竞争力,因此经济形势对模具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模具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制件的设计者,还是模具的使用者都应积极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