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它承载山水、花香、歌唱、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它雕刻着信念、力量、追求、理想。
为了那无尽的远方和巍峨的高山,为了那潺潺流水、澄澈蓝天,绮丽景色,波澜云海……,武汉大学十三班的同学们于2016年6月4日,出发到达安徽黄山。
(一)徽州文化 古色古韵
第一站,同学们首先到达屯溪宋城老街。步入老街,脚下是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均为砖木结构;高高的马头墙,粉墙黛瓦,在澄澈和煦的阳光底下,无喧无扰,空灵悠远。徽派木雕、朱阁重檐、华丽高洁,同学们看得如痴如醉。在狭窄幽深、蜿蜒伸展的街道中,有同学一步三回头,探寻这里曾经的繁荣景象,悠远的古声,找寻一代徽商的屯溪茶号、时代更迭的百年药铺。古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在整个清明徽派的建筑群中,大家似乎看到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盛世景象,而同学们也宛如置身于清明时代。
(二)永攀高峰 征服高山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带着诗圣李白写下对于壮丽黄山的描绘,第二天,同学们兴致盎然前往黄山风景区。
还在山脚下,远远的就看到众多的山岭,巍峨的山峰直插云端,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乘坐缆车而上,有一种腾云驾雾的美妙感觉。黄山多雾,一年之内,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云蒸霞蔚之中。武汉大学国学班十三班的同学非常幸运,分别在山间、在阶梯,都看到了波澜壮阔的云海出现,只见那云海—— 一望无边,千条深谷,万道山梁,淹没在云涛雪浪中,正像古诗中所描写的:“处处真成银色海,青青独峰高。”
走到一线天时,同学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两座巍然矗立的大山中间有一条仅容一个人通过的狭长石巷,同学们拾阶而上,当走出石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西海大峡谷也是黄山的一大奇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庐山如此,黄山亦然。望着眼前耸立的山峰,有一种信念在同学们的心中燃起,一定要征服这座山峰,俯瞰最美的风景,喊出最辽阔的声音。同学们挥汗如雨,奋力攀登,一个多小时后,登上了在西海排云亭,俯瞰白云大峡谷,浩瀚无垠、气势恢宏。此刻,尘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内心澄静而安宁。曾经所向往的信念、力量、追求、理想,似乎在这一刻,都已经在眼前。
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是黄山的“镇山之宝”,以“黄山迎客松”为素材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曾经作为《中华民族瑰丽景色集锦》之一,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展出。迎客松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很多同学都在这里留下了倩影。
松树是黄山的“四绝之首”,团结松,也是黄山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最神奇的地方在于由56个枝杈组成,象征着中国的56个民族。相处了半年的国学13班同学们,身上也有一种精神在涌动,那就是团结——从互不相识、结缘于国学、到现在情深意长。
(三)画中宏村 美不胜收
这里,应该就是同学们心中的远方:山水、拱桥、灰瓦白墙、温柔时光。在黄山,不想离开。第三天,利用等车的时间,同学们参观了心中的远方——宏村。从宏村大门进入,映入眼帘是波光粼粼的南湖。南湖仿杭州西湖,画桥则依断桥而造。月沼呈半月型,水波不惊,水面如镜。四周的古徽民居映在水中,斑驳的粉壁,高高的马头墙,在月沼里微微荡漾。看到这种与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同学们流连忘返。
三天时间,充实美好。有很多情感在心中涌现。对于高山的仰望,对于远方的希翼,对于未知的渴望,还有对于友情的眷念,以及依依不舍……。
深情赞美黄山之行的保护神、开心果。
1、班级老大哥“华仔哥”同学,担任保卫员,看守行李;克服关节不适,攀登巅峰!
2、班长刘杰、邹盛斌同学担当护花使者,在登山路上一路照顾女同学,防止掉队,令女神同学安全感爆棚。
3、班级新编同学海哥和老徐,幽默大气,风度翩翩,给旅途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
巍峨黄山,矗立心间!有同学唱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万山之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
翱翔那自由天空
每一片天空都有同一个梦
梦里我们相情相拥
从你的脚印到无尽的攀登
一路多少动人风景
生命的成长是超越的旅程
一山要比一山更高峰
我要奔向万山之巅
迎着风雨迎着梦的光荣
我要屹立万山之巅
伸手触摸彩虹低头把你相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
翱翔那自由天空
每一片天空都有同一个梦
梦里我们相情相拥
从你的脚印到无尽的攀登
一路多少动人风景
生命的成长是超越的旅程
一山要比一山更高峰
我要奔向万山之巅
迎着风雨迎着梦的光荣
我要屹立万山之巅
伸手触摸彩虹低头把你相拥
…… ……